我死了你也卖不出票!郭德纲的话在知名相声演员张伯鑫身上应验了
在相声界,角色分工可谓分明:郭德纲老师带领德云社专心搞相声,体制内的人则专门负责批评他、借机蹭流量。相声行业到底有没有真本事,其实很容易看出。不是嘴巴硬就能站得住脚的。
一些人总是吹嘘自己有多么高的艺术造诣、作品有多么优秀,结果一开售票,马上就露了怯。即便最贵的票也不过288元,然而还是没人买单,别说大热的演出,就是普通相声演出都难有观众。相比之下,德云社的票价可不便宜,最便宜也要200多,还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演员,但观众却还是争着买票。
这一对比,谁高谁低一目了然。郭德纲老师常说,“观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这句话当时大家并不觉得有太多触动,但从张伯鑫的现状来看,我们才真正明白其中的含义。毕竟德云社如今已经不是那个连饭都吃不起的时期了,一张1000多的专场票都能有观众抢着买,甚至黄牛炒到五位数,大家还是愿意掏这个钱。
相比之下,张伯鑫的专场票不到300元,居然还在滞销,这就是最大的差距。无论你如何吹嘘自己的艺术有多高,没人买票的现实就是最大的问题。
说起来,张伯鑫也是相声的正宗传人,高英培先生的关门弟子。生在曲艺世家,他从小就接触单弦、快板书、评书等传统艺术。16岁成名时的他,也曾风光过。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师父。曾经有一回他的徒弟得了重病,他和嘻哈包袱铺一同义演,演出结束后,他潸然泪下,和嘻哈包袱铺的班主高晓攀跪向观众致谢。当时,他为了一个徒弟做到如此,义愤填膺。
然而,7年前的一句话,却改变了他的人生。这句话出自《相声有新人》这档相声竞演节目。当时,张伯鑫参加了这档节目,节目本意是为挖掘相声界的新人,张国立和郭德纲作为导师,都是业内非常有影响力的前辈。节目里不乏德云社的选手,谢金、李鹤东、孟鹤堂、周九良等人都是德云社的,其他则是全国各地优秀的相声演员。
张伯鑫也是其中一员,16岁成名是在1996年。按理说,2018年参加这样的节目,对他而言并不需要自降身价。毕竟距他成名已有22年,他已经算是业内的资深演员了,应该有一定的实力。但他仍以“新人”的身份站上了这个舞台,结果却开始“倚老卖老”。
孟鹤堂当时选了他做对手,表演后进入打分环节。作为导师,郭德纲处于两难境地,既是孟鹤堂的得意门生,又与张伯鑫是旧识,所以他将责任推给了张国立。张国立的评语毫不留情,直言:“张伯鑫和孟鹤堂的能力是一个级别的。”这话无疑对张伯鑫是个打击,等于在告诉他这些年他一点进步都没有。相比之下,孟鹤堂早已脱颖而出。
虽然张国立没有明确裁定谁更优秀,但最终由观众投票决定,孟鹤堂显然胜出。张伯鑫为了保面子,在观众投票前说“我们让了”,并用“腿疼站不住”的借口暗示自己在“施舍”给孟鹤堂,让孟鹤堂的胜利显得不光彩。这让孟鹤堂受了委屈,观众都为他红了眼,但张伯鑫的这一举动,实际上却切断了自己的后路。
毕竟,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有真本事,一看便知。他为了面子做出的“让步”,反而让自己陷入了两难境地,没有影响孟鹤堂的胜利,但却损害了自己的形象。从此之后,孟鹤堂的事业一路飞升,不仅在相声界大放异彩,还开始跨足歌舞、演戏、综艺等多个领域。最重要的,还是他不断创作出优秀的相声作品,尤其是在《德云斗笑社》中的表现。
而德云社的专场更是场场火爆,不愁票卖不出去,甚至观众会高价买黄牛票来看演出。而张伯鑫的不到300元的票却滞销,问题显而易见。一个不思进取、守旧不变的相声演员,怎么可能得到观众的青睐呢?他的“倚老卖老”做法更是让人反感,最终导致了他今天的下场。
即使他有着“相声名家关门弟子”的标签,没有真本事,观众依然不为所动,最终的结果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