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说法,克里斯托弗·诺兰所有科幻电影都发生在同一个宇宙中

2025-03-25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电影涵盖了丰富的类型,其中有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粉丝理论认为他的科幻史诗影片可能发生在同一个宇宙中。这个理论在Reddit上非常流行,尤其是在诺兰的12部电影中,几乎没有续集出现的情况下,这一理论显得更具说服力。虽然诺兰以大规模的宏伟电影而著名,但在《黑暗骑士》三部曲等作品主导之前,他的职业生涯曾经历过不少低预算的独立电影项目。这些作品为他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但他的科幻电影无疑成为他最受尊敬的代表作之一。

诺兰的电影中只有四部是科幻题材,分别是《致命魔术》、《盗梦空间》、《星际穿越》和《信条》。尽管这些作品充满复杂性,但它们毫无疑问是诺兰职业生涯中的决定性作品。《信条》中的复杂事件和《盗梦空间》故意模糊的结局并未对叙事造成太大威胁。这四部电影都取得了极好的票房成绩,并且在各大流媒体平台上持续吸引新观众。这些作品之间的共同主题和理念,使得它们共享一个宇宙的想法更加令人信服。

根据粉丝的观点,诺兰的电影其实构成了一个互联的世界,这一理论的根源可追溯至2006年诺兰导演的史诗电影《致命魔术》。其中,特斯拉的克隆装置被认为是诺兰电影中最为复杂的概念之一。这一技术可以同时创造一个物体或人物的两个版本,从而让安吉尔(由休·杰克曼饰演)实现“传送人”的幻觉。而这一技术后来在《盗梦空间》中得到了体现,建筑师以与特斯拉装置相似的方式操控梦境中的悖论。但《盗梦空间》与其不同的是,它不仅仅是复制出两个版本,还能无缝交换多个物体。

随着《盗梦空间》后,斋藤公司无节制的能源消耗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进而推动了《星际穿越》事件的发生。最终,墨菲借助特斯拉的“传送人”技术和航天数据,发明了旋转门——一种可以进行时间旅行的装置。旋转门的发现,为《星际穿越》中一系列事件提供了关键技术,而这一技术的影响也延续至《信条》,阻止了全球毁灭的算法实施,确保了主角成功打败萨托尔。

这一理论并不单纯地强调这些作品的相似主题,而是试图揭示电影间的直接联系。通过对不同电影隐含的技术演化的推测和解读,理论认为诺兰的科幻作品展示了一个随着时间流逝不断发展的物理技术。这一理论最有力的证据之一就是《盗梦空间》中的无限楼梯。在梦境中,建筑师可以通过编程交换楼梯的位置,从而制造出重复的幻觉。

此外,理论进一步指出,墨菲是这些技术之间的关键纽带。库珀将TARS在《星际穿越》期间收集的数据交给了墨菲,帮助她解决了重力问题。墨菲正是凭借这些数据发明了反重力技术,最终推动了时间反转的实现。她在特斯拉装置基础上发展了这一技术,从而让旋转门机器成为可能——即人们可以创造真实的悖论。有趣的是,《信条》中提到的科学家实际上正是墨菲,为诺兰电影中的人物和技术创造了直接的联系。

尽管这些理论颇具吸引力,但诺兰从未确认或承认这些电影共享宇宙的假设。他的电影基本上都是独立且具有鲜明特色的作品。因此,这一理论更多依赖于粉丝们的推测和对《致命魔术》、《盗梦空间》、《星际穿越》和《信条》之间的广泛解读。然而,将诺兰的电影连结在一起,可能会导致逻辑上的不一致,尤其是时间操控的方式在《致命魔术》和《信条》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异。换句话说,尽管这套理论在连接技术时创造了复杂的规则,但它仍然需要适应每部电影的独特情境。

对于诺兰的科幻电影而言,他的独立性和独特风格正是其魅力所在,部分原因在于他探索的是核心的哲学和存在主义主题的广度。因此,尽管把这些电影建立联系具有趣味性,但它们的独立性仍然是电影本身的价值所在。正如大家所期望的,过多地把诺兰的电影联系在一起,不仅可能削弱它们的独立影响力,还可能使得这些错综复杂且深思熟虑的作品丧失个性。

虽然诺兰的电影情节复杂且充满紧张感,但它们的呈现方式使得观众能够在影片的时间里掌握其核心概念。除去《蝙蝠侠》三部曲,诺兰从未拍过续集,取而代之的是,他专注于为每部电影提供一个完整的体验,而不是通过悬念和未解结局来维持吸引力。假设诺兰的电影确实发生在同一个宇宙中,这样的设定会面临风险。尽管如此,诺兰的电影,如《盗梦空间》和《星际穿越》,都特别注重个别角色的塑造,这意味着即便是宏大的构思,故事仍然是量体裁衣的。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