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三个娃嫁小14岁丈夫,病逝7年后,丈夫王崇秋因为思念做出大事
**文|史墨弦
编辑|史墨弦**
爱情无关年龄、身份、他人眼光。
杨洁,40岁离异,带着三个孩子,任职电视台导演;王崇秋,26岁未婚,刚从部队退伍,是电视台摄影师。这段姐弟恋,年龄相差14岁,一开始并不被看好,如今却携手走过了半生。杨洁去世后,丈夫王崇秋做了一件令全国动容的事,纪念他们的爱情。那么他做了什么呢?
1982年,杨洁接手了《西游记》的拍摄工作。这是一项艰巨且极具挑战的任务。《西游记》作为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是第一次被改编成电视剧,而且当时的物资匮乏,制作经费非常有限。更麻烦的是,剧中有着多个妖怪洞府,四人的旅程场景各异,不可重复,外景拍摄和特效制作让杨洁面临重重困难。
当时电视台并不看好杨洁,仅仅提供了一台摄像机和微薄的经费。杨洁从小便有着坚韧的性格,她深知,这不仅仅是电视剧的拍摄,更是中国自己拍摄《西游记》的历史性时刻,她必须圆满完成。于是她挑选演员,经过多次试镜后,她认定六小龄童是孙悟空的最佳人选。
剧中的主角确定后,接下来是寻找合适的摄影师。杨洁想到了丈夫王崇秋。王崇秋非常了解她,甚至在杨洁没有开口时,主动提出:“让我来帮你。”
然而,杨洁有些犹豫,因为他们的女儿杨云菲才刚上小学。她担心,如果夫妻俩都投入到剧组,小女儿该由谁照顾呢?王崇秋考虑到了这一点,早早便教会了云菲如何照顾自己,如何做简单的饭菜,提醒她注意安全。直到他确认云菲可以独立应对后,才对杨洁说:“我来吧!”
杨洁十分感动,这一切都来自丈夫无声的支持和默默的付出。两人于是携手开始拍摄《西游记》。为了寻找不重复的外景,王崇秋几乎跑遍了中国的山头,为了拍出最完美的镜头,他常常爬上悬崖峭壁。每次拍完下来,杨洁看到丈夫背部被冷汗浸透,才知道他经历了多么艰难。
杨洁对这部作品的要求极高,只要镜头里有不满意的地方,整场戏便会重拍,这也让演员们有些不满。此时,王崇秋总会主动去安慰演员,并劝说他们理解杨洁的执着和不懈。最终,《西游记》86版大获成功,成为无法超越的经典。
杨洁因这部作品在业内声名大噪,但所有的荣耀似乎都集中在她一个人身上,王崇秋却不以为意。他一直温柔地安慰杨洁:“我并不在意这些荣誉,能做你的丈夫,看到你取得成功,就是我最大的满足。”
尽管已经结婚二十多年,两人的感情依旧像热恋中的情侣一样甜蜜。杨洁身体每况愈下,王崇秋也毫不嫌弃,特别为她买了小推车,带她散步、公园游玩,甚至自驾游。退休后,王崇秋成为了杨洁的“私人摄影师”,带着她四处旅游,用相机记录下每一刻。
然而,幸福的日子短暂。2017年,杨洁因心脏病去世,王崇秋因悲伤过度也大病一场,身体状况大不如前。回忆起妻子的音容笑貌,家里变得空寂,王崇秋的思念愈发深沉。稍微恢复后,王崇秋开始写作,文字成为他对杨洁深深的怀念。这本《敢问路在何方》讲述了《西游记》拍摄背后的故事,也成了王崇秋与杨洁爱情的见证。
他们的初遇颇具戏剧性。1965年,26岁的王崇秋退伍后被分配到电视台,成为一名摄影师。虽未接触过摄像机,但他勤奋好学,利用一切时间练习,甚至通过阅读摄像机说明书和图书馆的相关书籍自学。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见了杨洁,杨洁发现他对摄像充满热情,并善意地借给他一台摄像机。王崇秋因此有了更多的练习机会,很快技术得到了提升,成为台里的骨干。
随着时间推移,两人之间的默契逐渐加深,杨洁的工作也离不开王崇秋。虽然他们并没有公开过多谈论彼此的关系,但他们的合作总是比其他人更为顺畅。王崇秋最终向杨洁表白,两人开始了这段14年年龄差的恋情,尽管遭到不少质疑,最终在1969年结婚。
他们共同度过了48年美好的时光,但最终在杨洁去世后,这段感情戛然而止。王崇秋的悼念之情深沉且细腻,爱情的模样也让所有人感动。
结语:
相互扶持,共同经历,才是爱情最美的模样。今天,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又有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