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绿叶梁珈咏无戏可拍,摆摊维持生计,入行22年一直未放弃追梦
说到TVB,谁的名字最先出现在你脑海里?是那些夺目夺眼的视帝视后,还是那些陪伴你童年回忆的经典角色?今天咱们不聊大咖,而是聊聊一个你可能叫不上名字,但却绝对眼熟的女人——梁珈咏。她42岁,已经在演艺圈活跃了22年,出演过上百部剧集。最近,她却在旺角朗豪坊的小摊位上卖起了首饰和精品,这个转型听起来似乎有点“荒谬”,但再仔细想想,又让人觉得特别符合“TVB”的风格。
梁珈咏是谁?如果你是TVB粉丝,可能会愣一会儿,然后才恍然大悟——哦!她是那个总是在剧中演邻居阿姨、路人甲,或者偶尔客串搞笑角色的“御用师奶”!她进入演艺圈已经22年,参与的作品多到数不清,但要说起什么“出圈”的角色,可能还真得查查百度。2013年,她在《师父·明白了》中的欢甜一角算是她演艺生涯的高光时刻。她自己都因为这角色的戏份而感动不已。最近刚播完的《痞子无间道》中,她也有露脸,表现算得上亮眼,但大家记住的还是那些主角的面孔。
大家对她最熟悉的身份,应该是《放学ICU》这档儿童节目的主持人吧。那个时候,她笑得亲切无比,陪着小朋友们叽叽喳喳,算是带给了不少人欢乐的课后时光。不过,遗憾的是,TVB这个地方,哪怕绿叶再怎么努力,想要翻身做主角实在是太难了。22年过去,她依旧是那位“熟悉的陌生人”。
于是,梁珈咏选择给自己找一条新路——摆摊!她在旺角朗豪坊的L9层设了个小摊,卖什么呢?小饰品、首饰,还有一些据说“开过光”的精品。看上去,她这一转型也挺有意思的,连“二太”苏恩磁和张盈悅都来捧场,苏恩磁还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大头的M.I.K今明两天在朗豪坊设摊,今天特意去撑场,不枉此行。” 这话听着温暖,但也不免让人有点酸——一个在演艺圈辛苦拼搏了22年的艺人,最后竟然要靠摆摊来维持生计,这演艺圈到底有多现实?
有人可能会说:“哎,混了这么多年还得摆摊,真惨啊!”但我觉得,这恰恰体现了梁珈咏的坚韧。看,她虽然演戏机会少了,却没有选择躺平,而是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摆摊卖首饰听起来低调吗?不低调!这其实是接地气的表现。她自己也说过,拍戏的机会虽然不多,但她一直在等待着一个新的机会。42岁了,她依然没有放弃演戏的梦想,这份坚持比起那些流量明星的“励志故事”要真实得多。
香港的艺人们总有这样的硬气,能屈能伸已经刻进了他们的DNA里。在TVB的黄金年代,演员们片约不断,生活光鲜亮丽,但现在呢?市场收缩,无线剧集产量下降,老一辈演员们要么转行,要么接一些小工作来糊口。梁珈咏并非个例,她是众多TVB中坚力量的缩影。摆摊不是她的事业终点,而是她为自己开辟的另一条道路。
网友们也纷纷表示支持:“香港艺人真的好拼,能上能下,太接地气了。”这话说得一点不假。相比内地的流量明星,香港艺人更懂得如何低调生活。梁珈咏摆摊,不仅是为了谋生,也是她的一种态度——虽然没戏拍,但我并没有垮掉。
回顾梁珈咏的22年,真的是不容易。作为TVB的绿叶演员,她的工作很多但命运却不太好。台词不多,片酬也不高,还得随时待命,赶场拍戏。她这种“御用师奶”的戏路非常狭窄,几乎一直在扮演家庭主妇或搞笑大姐,而更有深度的角色,往往轮不到她。2013年,《师父·明白了》中的欢甜一角让她稍微有了些发挥空间,但这类机会实在太少,几乎可以数得过来。
她自己也说过:“拍戏的机会不是特别多,但我一直在等一个机会。”这话听上去有点心酸,但也很坚强。42岁,在演艺圈的她并不算年轻了,尤其是对女演员来说,年龄是一道坎。但她没有抱怨,也没有退缩,甚至没有去炒作自己。她就这么默默地坚持着,等待着下一次镜头照到她的那一刻。
摆摊这一做法,说到底也是无奈之举。近年来,TVB剧集产量锐减,老演员们逐渐被新鲜血液取代,像梁珈咏这样的“中生代绿叶”正面临着尴尬的境地。没有戏拍,收入减少,于是她选择摆摊卖首饰,既能赚点生活费,又能与粉丝们亲近互动,何乐而不为?
梁珈咏的故事,实际上是香港娱乐圈的一面镜子。近年来,TVB的风光不再,市场被内地及流媒体挤压,昔日那些“一年拍几十部剧”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演员们如今只能自己找出路,有的转行做保险,有的开小店,而像梁珈咏这样选择摆摊卖货的也大有人在。这并不是堕落,而是生存的智慧。
正如网民所说:“香港艺人真的能屈能伸。”梁珈咏不是第一个选择摆摊的TVB艺人,可能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但她用行动证明了一件事——生活再难,也得咬牙活下去。演戏是她的梦,摆摊是她的路,走两条路,谁说不行?
42岁的梁珈咏依然在等着她的机会,她不急不躁,也不怨天尤人。她在旺角摆摊的背影,也许比她在剧中的任何角色都更为鲜活。
香港艺人的故事,总带着一点苦涩的励志味。梁珈咏这22年,不算传奇,但却足够真实。摆摊也好,演戏也罢,她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们:生活不易,但总有路可走。你说,她这种坚持,是不是比那些动不动就上热搜的明星更值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