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说唱”的孤注一掷,黄子韬的反戈一击
从2017年《中国有嘻哈》首播至今,已经走过了八个年头,作为一档持续多年的综艺节目,《新说唱》能够维持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实属不易,尤其是在说唱这一题材上,实属罕见。令人惊讶的是,《新说唱2025》最近成为了热门话题,原因无他,正是因为导师阵容的曝光。
黄子韬将接替曾与自己并肩作战的队友,现正在专注缝纫机工作的吴亦凡,成为新一季的导师。在节目正式确认之前,黄子韬便在直播中含蓄地透露了自己将参与担任导师的消息,甚至提到了海选发链子的细节,种种线索让人不禁猜测这次合作的可能性。这看似顺理成章,实际上却是一次背水一战:一方面,《新说唱》这个老牌IP在选手资源匮乏、模式老化、文化价值逐渐消散的困境中挣扎,另一方面,黄子韬作为顶级流量偶像,在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拼搏后,选择在新一代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作出“反击”。这次黄子韬的入局,可能成为推动中国说唱综艺进步的转折点,但也有可能变成压垮老IP的最后一根稻草。流量与真实之间的矛盾,正撕开中国说唱文化更深层的悖论。
提到2017年《中国有嘻哈》的爆发,不少人至今记得节目的盛况:总播放量超21.9亿次,爱奇艺贡献了72.5%的流量,单期播放量最高突破2.2亿。节目成功将“Freestyle”、“Diss”和“Beef”等嘻哈术语普及,甚至“你有Freestyle吗?”成为年度流行语。除此之外,节目还产生了诸多金曲,如《凡人歌》、《苦行僧》和《头文字T》,每一首都让人印象深刻。节目更是有着强大的造星能力,像热狗这样的老牌歌手因节目再度翻红,成为行业内的翘楚;而新生代歌手如Gai更是凭借节目一飞冲天,直到今天依旧是国内最具商业价值的说唱歌手。许多人甚至称之为“中国嘻哈元年”。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节目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选手资源逐渐枯竭。数据显示,参赛rapper中拥有完整专辑创作能力的比例,从第一季的68%急剧下降至19%。更有甚者,抖音上的“神曲创作者”涌入赛场,节目逐渐沦为“15秒爆梗大赛”。这些选手逐渐失去了街头精神,所谓的“keep real”也变成了节目中无关痛痒的形式。而观众的审美疲劳让节目陷入了困境,《新说唱2024》的收视率暴跌37%,这曾经的国民级综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说到节目曾经的“顶级阳谋”,缝纫机老吴的加入便是一个经典例子。当他站上舞台,立刻引发了矛盾的碰撞:一方面是地下凶猛的说唱文化,另一方面是光鲜亮丽的偶像明星,两者本就难以调和。而吴亦凡的公关团队也迅速为其打造了“严苛导师”的形象,成功引爆话题,带领节目突破圈层。然而,这种操作很难复制。相比之下,范丞丞虽然也试图借此平台提升自身影响力,却未能成功,成为一些说唱粉丝嘲笑的对象。
黄子韬则显然具有更大的优势,甚至可以与曾经的队友吴亦凡一较高下。从创作角度看,吴亦凡注重押韵的精密度与音节切割,而黄子韬则更注重情感的传递。他的作品如《分手不分离》通过单一的押韵强化记忆,更符合大众传播的需求;而在即兴能力方面,黄子韬更为真实,尤其是在直播中的即兴段落,因其真挚情绪引发了全网二创。
更重要的是,黄子韬本身就与说唱文化兼容无碍。无论是担任《说唱新世代》的导师,还是在《这就是街舞》中担任队长,他与说唱圈的合作从未间断。凭借这些背景,黄子韬几乎成为了说唱圈的破局者,打开了这个封闭圈层的天窗。
黄子韬的加入,对于《新说唱》而言,无疑是拯救这个老IP的最后机会。因为很难再找到像黄子韬这样的人物:他在说唱圈内有一定影响力,尽管很多圈内人士不认同;他拥有庞大的粉丝流量,虽然这些粉丝多来自饭圈;更重要的是,他自带综艺效果,可以制造话题、引发讨论。
2017年,黄子韬将微博名改为“CPOPKing-SwaggyT”,自称中国流行音乐之王;不仅如此,他还自诩为“地下说唱皇帝”。在他的一首歌《我是大主宰》中,他宣称自己是“Underground King”,并扬言“要封杀所有地下rapper”。这让一大批rapper纷纷发起反击,整了一首DissBack。而在2025年,黄子韬又因微博言论引发热议。他在《创造2020》中训斥选手,言辞犀利,曾一度让人印象深刻。
或许在《新说唱2025》的舞台上,黄子韬会成为闯入瓷器店的犀牛——既可能打破固有模式的束缚,也可能让原本珍贵的文化碎片四散。然而,无论如何,这场迟来的豪赌,注定成为我们期待已久的博弈。而最终的胜负,或许只有在商业与real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才能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