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沛东:借战友老婆去领证,结婚44年零绯闻,撮合岳父与小姨再婚
一提到《亚洲雄风》,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到韦唯;提到《辣妹子》,宋祖英便浮现脑海……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背后的创作人是同一个人——那位引领流行乐坛的泰斗级作曲家——徐沛东。
徐沛东不仅在音乐创作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还是一位生活中的“好男人”。他与妻子结婚四十四年,无绯闻,且对家人的关爱真切且无微不至。
1954年,徐沛东出生在辽宁大连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母都是工厂职工,和艺术并没有太多的接触。在那个时代,像徐沛东家庭这样的双职工家庭大多生活繁忙,孩子一般都由老人照料。徐沛东也是如此,直到上学前,他是在爷爷奶奶家长大的。爷爷奶奶非常疼爱他,生活上照顾得无微不至。
尽管如此,老人并没有忽视他的教育,徐沛东在他们的悉心指导下,成为了一个品德高尚的好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徐沛东被父母接回家,开始了正式的学业,令人惊讶的是,他很早就展现出了出色的音乐天赋。
在学校里,徐沛东加入了业余宣传队,学习了多种乐器的演奏技巧。特别是大提琴,他格外投入,但在那个小环境中能学到的东西有限。幸运的是,徐沛东遇到了一位大提琴老师,这位老师当时在大连市歌舞团工作,对他的帮助很大。在老师的指导下,徐沛东的大提琴演奏技艺飞速提升,已经能在学校的宣传队中独立完成大提琴部分的演奏任务。
当他十六岁时,人生出现了一个重大转折。那个时候,国家尚未恢复高考,艺术生想要继续深造,加入文工团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次偶然的机会,徐沛东来到了福州军区歌舞团,继续追求艺术梦想。虽然远离家乡,气候与生活环境的不同给他带来了不少困难,但年轻的徐沛东始终坚持,克服了这些不适,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艺。
凭借着扎实的大提琴基础,徐沛东很快脱颖而出,成为了文工团的首席演奏家。接着,国家恢复了高考,这为他提供了更多机会。凭借多年来的优秀表现,徐沛东顺利获得了中央音乐学院的保送名额。
进入中央音乐学院后,徐沛东开始专攻作曲,尽管在文工团工作时他就对创作产生了兴趣,却始终没有机会接受专业训练。在新环境中,他努力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不断打磨技艺,逐渐奠定了他在音乐界的地位,也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在中央音乐学院的日子过得很快,实习阶段,徐沛东来到了中国歌剧舞剧院,也在这里遇到了他一生的伴侣——崔静。崔静是中国歌剧舞剧院的扬琴演奏员,成长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和徐沛东一样,二人都对音乐充满热情,并且在乐器演奏与作曲方面都有专长。两人因共同的理想与情感相知相爱,尽管实习结束时要分别,但徐沛东向崔静表达了自己的坚定和真诚。
经过一段时间的异地恋,二人在1981年结为夫妇。结婚的那天,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由于崔静的工作原因,他们未能在当天领证。于是徐沛东找到一位朋友代替崔静去办手续,最终顺利完成了结婚手续。
婚后的生活幸福美满,随着女儿的出生,崔静渐渐从音乐舞台上退下,成为徐沛东事业的坚强后盾。徐沛东也进入了中国歌舞婺剧院,和妻子女儿终于团聚,结束了两地分居的日子。与此同时,他的创作才华如泉涌般源源不断,作品屡获殊荣。
尽管事业上屡创佳绩,徐沛东始终保持着初心,生活中依旧是一个孝顺的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好女婿。对父母的孝敬表现得非常实际,在大连,徐沛东为年迈的父母购置了新房子,改善了他们的居住环境。而对于妻子的父母,他同样关怀备至,帮助岳父走出了孤独,为他介绍了合适的伴侣,帮助两位老人度过了幸福的晚年。
徐沛东的女儿在父母的悉心教导下,成为了一个小才女,其中一首广为传唱的儿歌《种太阳》便是由她演唱的。
徐沛东在艺术界是一股清流,事业上的成就与家庭中的幸福并存,堪称人生赢家。岁月流转,如今已步入古稀之年的他,依旧孜孜不倦地追求艺术创作,生活中与妻子依然相濡以沫,携手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未曾有过半点绯闻。徐沛东用行动诠释了“身边总是同一个人,才值得炫耀”这句话。
你对徐沛东的生活与事业有何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