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影:擅长让人瞠目结舌的金像奖,本届又将落锤何样影帝赛果?
「以文字证道。——唐泪」
第4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即将揭晓。
在香港电影评论协会、导演协会以及编剧协会三大前哨奖各自表达意见之后,亚洲电影大奖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参考”。
刘青云“斩获两城”,郭富城与许冠文各自占有一“杯”。
无论是郭、刘、许这三位明星的粉丝,还是一部分路过的影迷们,大家纷纷以自己的立场为偶像或者心仪的候选人加油,这种情况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不过,仔细看一下历史上,香港电影金像奖常常让人“目瞪口呆”。
那么今年的影帝结果又将被“揭晓”的怎样呢?不妨来猜测一下。
笔者有过不少的预测经历。
在第三十五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笔者坚信郭富城凭借《踏血寻梅》能够一举摘得“双辉”,同时还能够夺得“两天王”的荣誉。
在《怒火·重案》上映五十天时,笔者猜测该片或将成为港产片在内地的票房冠军。
而在《长津湖》上映第七天时,笔者预测这部作品可能会达到中国影史的票房巅峰。
这一切都是出于运气的猜测,也有不准的局部,比如关于香港电影金像奖的预测。
在九十年代,吕良伟在《跛豪》对阵曾志伟的《双城故事》。进入新世纪后,吴镇宇凭《无间道Ⅱ》与刘德华的《大只佬》相对抗,郭富城在《父子》中对决刘青云的《我要成名》。
自2010年起,郭富城在港岛史诗《浮城大亨》和颠覆港式警匪电影的《寒战》中均未获提名,而刘青云则获得了“三次影帝”,梁朝伟则是六度夺得影帝。
所有这些预测最终都落空了。
这既是常态,也是金像奖“不走寻常路”的体现。
你可能觉得某位候选人势在必得,但却可能因为“人脉”或是“致敬”前辈的原因,甚至出于“造神”的想法而出现意外的结果。
演技?请稍等。
这就引发了争论与嘘声。
再回到今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
大体而言,最终的影帝人选可能还是归属老将,即许冠文、刘青云或郭富城,而新人林峯和游学修基本没有希望,这或许是某种程度上的“共识”。
从演技角度来看,许冠文与刘青云的表演更偏向于“生活化”的常态,而郭富城则更具艺术性与突破性。
这三位候选人,谁能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评审的青睐呢?目前尚无定论。
最终的结果,可能还是要从逻辑来推演。
尽管刘青云获得了“两城”,但香港电影评论协会的“风向标”价值较低,远不如导演协会和编剧协会的重要性,而亚洲电影大奖向来也缺乏实质的指向意义。
因此,从投票重合度的分析来看,他的概率反而最低。
另外,之前有个问题一直被提及,上一届金像奖刚好让梁朝伟赢得“六封”的盛事,今年能否期望继续?
早前《我要成名》、《窃听风云3》和《神探大战》这三部有争议的作品也拿过奖,难道即便这次刘青云在《爸爸》中的表演无懈可击,面对许冠文和郭富城就会显得逊色?
不可能仅仅是因为“该拿”。
从人心的角度看。
不管是演员本人还是粉丝群体,这个奖项都是大家向往的。
在这种情况下,别提什么追求名利的淡泊,不管过去有没有得过奖,不管数量多少,不论是真的当之无愧,还是为“弥补”或“人脉”而得,获奖就是成功。
但结果却难以预测。
虽然有无数的逻辑与理由,但最终还是得靠猜测。
如果说郭富城能够凭借香港影史上独一无二的“梅蓝天”角色,以其集难度、创造性和想象力于一身的“演出技巧,知所进退”的程度“二封”金像奖影帝,这无疑将是港影的一大盛事。
所以,笔者押注郭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