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霸总小H文横扫奥斯卡,但这奖6.6分的《阿诺拉》该拿

2025-03-06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这几天最火的电影莫过于由肖恩?贝克执导,麦琪?麦迪森、马克?埃德尔斯坦主演的电影《阿诺拉》。

《阿诺拉》集齐了“大尺度”“霸总”“灰姑娘”“契约婚姻”“恶毒婆婆”“巨额分手费”等古早味狗血元素,却获得了第7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的金棕榈奖,第 97 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剪辑,最佳原创剧本五项大奖,成了大赢家。

展开全文

非常有趣的是,它也是近60年豆瓣评分最低的奥斯卡最佳影片。

有网友戏称它为现实主义版晋江文学;

有网友调侃“《阿诺拉》都能得奖,为什么《小时代》不能”;

更有网友讽刺它拍得还不如国产霸总短剧。

电影目前的评分还在持续下降...

得知仅有6.6分的《阿诺拉》获得奥斯卡后,我出于好奇才找来这部影片观看。

作为一名中国非专业的普通电影爱好者,我个人觉得这不是一部烂片,但的确与大家心目中对奥斯卡的期待有落差。

我对于这部电影的看法比较矛盾。可能是因为文化差异,加之它对于女性的某些观点和男性凝视,导致我个人并不喜欢这部电影(无人在意好吧)。

可不能否认其中有某些地方确实值得思考,仔细想来对西方人来说,它获奖是实至名归的。下面我想来浅薄地谈谈看法。(本文非常主观,仅代表业余人士个人观点,请大家理性探讨)

先来简单说说故事,女主角阿诺拉是纽约布鲁克林的一名跳脱衣舞的工作者,过着平凡甚至有些窘迫的生活。一天,在她工作的夜店,来了一位俄罗斯财阀家的公子哥伊万。阿诺拉用半生不熟的俄语成功撩到了伊万,很快被邀请到豪宅提供 “私人服务”。

之后两人在拉斯维加斯喝嗨后直接闪婚,阿诺拉辞去工作,戴着大钻戒住进了伊万的豪宅,以为自己从此能走上人生巅峰。

伊万远在俄罗斯的父母得知儿子与风尘女子闪婚的消息后,极为生气,命三个彪形大汉强行闯入伊万的住所,带二人离婚。他们夫妻也立即乘私人飞机赶往纽约。

伊万在得知父母派保镖来找自己后,扔下妻子逃跑了。阿诺拉被迫与三个俄罗斯大汉满世界寻找失踪的伊万,从普通酒吧追到高级会所。结果她在自己工作的夜店发现伊万正搂着曾嫉妒她的同事花天酒地,曾经的誓言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

阿诺拉这才明白,伊万就是个心智不成熟的妈宝男,他的经济命脉全部掌握在父母手里,婚姻只是一场叛逆的儿戏。

阿诺拉绝望了,拿着伊万母亲甩给她的一万美元,签了离婚协议。

最后,带着被现实击碎的梦想,她带着分手费回到了简陋的住处。只有其中一个俄罗斯人——伊戈尔一直默默陪伴着她。

她不知如何报答他的善良与温柔,便在临别之际主动与他在车里温存。但伊戈尔并不贪恋于她的身体,而是去亲吻她的嘴。

这让阿诺拉彻底破防了,在伊戈尔的怀里痛哭起来。

《阿诺拉》很聪明讨巧,虽然深度不够,对社会议题的探讨流于浅表,但却精准洞察到了底层边缘群体、新移民、在世界竞争格局开始转移之时那些被人生模式抛弃的,被社会忽略的人的痛点,自然、不刻意地迎合了这些在美国占据了很大基数的人群的需求。

在结构上,前一个小时尺度堪比颜色片,既符合好莱坞近几年的评奖偏好,给女演员一个发挥演技的舞台,又能够借此凸显阶层鸿沟。

虽然我依然质疑不加节制地给女演员安排大量的大尺度戏是否有必要,是一种进步,还是退步?是否为一种剥削?

但总的来说这部分的剧情和节奏都不错,有冲击力与戏剧张力。

中间,阿诺拉和伊万父母派来的人一起寻找伊万的部分,画风突变,让我幻视某些春节档喜剧电影,轻松搞笑但有些聒噪刺耳了。

他们深入底层群体中的桥段是想要像走马灯似的全方位呈现底层小人物们的真实生活,并与镜头另一边,富二代纸醉金迷的生活对比。但在我看来效果并没有那么好,无名之辈的隐痛全在荒诞的吵闹声中被消解掉了。

最后十分钟电影终于安静下来,落脚于文艺片的气质,是我眼中影片最出色动人的部分,有思考,有人文关怀。

这部电影和女性电影不太沾边,从它对待性工作者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了,实在是很难让人认同,甚至让身为女性的我感到有些悲哀。这一点在豆瓣颇具争议,我就不再过多发表浅薄的观点了。

《阿诺拉》撇开了性别问题,将重点放在了美国更瞩目的贫富问题上。

我所看到的《阿诺拉》很有趣的一个切入点,是对于“表达”的探讨,这让我觉得它不是烂片。

阿诺拉作为一个边缘小人物,她并不是大众刻板印象中,为了跻身名门、攀附权贵,只会刻意讨好与谄媚、卑微地唯命是从、趋炎附势的“客体”形象,而是保有一定的主体性,有自己坚定的立场和主见。

起初,伊万之所以选择她,是因为只有她会俄语。但她并没有为了迎合伊万而用蹩脚的俄语表达自己,而是巧妙地引导伊万磕磕巴巴地用自己所惯用的英语与自己交流,一步步引君入瓮。这也让阿诺拉这个人物丰富起来。

但她许多无畏的自我表达又反过来一次次映证了阶层固化的残酷现实。

在语言表达上,她语无伦次的脏话,不委婉的话术,未经思考就大声嘶吼的心事,都与伊万和其父母形成鲜明对比。

更重要的是她的“非语言表达”。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在《无声的语言》中指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阶层在非语言表达上存在很大差异。

比如,不同阶层在空间利用上存在差异。上层往往更有能力和资源来获取和控制更大的空间,他们居住在更大的房屋、拥有独立的办公室等,在社交场合中也会占据更多的空间,以此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而底层由于经济和社会资源的限制,可能生活在相对拥挤的空间中,在公共场合也会更倾向于聚集在一起,他们对空间的占有和控制感相对较弱。

这也就是为什么阿诺拉经常会在伊万打游戏时像考拉般紧紧挂在他的身上。

最后,阿诺拉和伊戈尔的亲密戏更是一种“非语言表达”。对于生活在风月场所的阿诺拉而言,她不知道以什么方式去表达感谢与善意,回报别人的宽容、理解与关爱,只能将提供这种“服务”作为一种无奈又笨拙的表达。

而同为底层的伊戈尔给她的回应,也是不经言说的,是通过真心真意的亲吻,一种亲密接触来表达。这一下子将悲剧感与宿命感拉满。社会问题的严峻,带给人的无力感与伤痛,在这一刻以一种温情的方式生动地具象化了。

这也是小人物即便声音一次次被淹没,却始终不屈不挠,顽强地抱持着自我,并与同类一齐不懈地用各种方式表达着自己的有力活现。

说实话,我觉得米奇的演技在这部电影中可圈可点,能成为影后无需争议。但她的获奖感言真的太难评,让只能祝她成功吧...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