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给了她绝世的容貌,还给了完美的丈夫,她却让自己活成了笑话

2025-03-06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金庸笔下,有三位女性拥有“过目不忘”的技能。第一个是黄蓉,第二个是黄蓉的母亲冯衡,第三个则是王语嫣。

然而,在前二者皆成为诸葛式的人物的时候,王语嫣所走上的道路想来却令人唏嘘。

《天龙八部》是金庸的一部力作。在这部小说里,多的是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这是因为他们哪怕已经有着令人艳羡的容貌或武艺,却也始终有缺点、有遗憾,更有无法克服的心魔。

王语嫣就是其中之一。

王语嫣是金庸笔下一个再美貌不过的女子,有着全书最美的容颜。她有聪慧的心智,后来也得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爱人,原本应该过上一个幸福人生。然而,一旦见到表哥慕容复,她就不再是理智的自己。

在《天龙八部修订版》中,王语嫣、段誉和慕容复三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纵观全书,只要涉及慕容复,王语嫣就仿佛被降了智,心甘情愿做他身边“合格的花瓶”,后来更是不惜离开丈夫去投奔他,把自己活得像一个笑话。

《天龙八部》里的王语嫣

展开全文

王语嫣是金庸所著《天龙八部》的女主角之一。在他笔下,王语嫣的容貌甚至可以用“美如神仙”来形容,是全书中最为美貌的一个人物。

而除了容色过人之外,金庸还给王语嫣安排了良善的性格和突出的能力。

王语嫣出身富可敌国的江南豪门,从小衣食无忧。尽管家族里有悠久传承的武艺,但起初她却没有多大的兴趣。

一直到自己痴情的表哥慕容复表现出习武的想法后,她才逼迫自己沉下心去研习武艺,并花费大量时间阅读武功秘籍。

而这一切,不过是她想要通过当移动版“武艺大百科”的方式去帮助慕容复精进武艺。从这里也的确可以看出王语嫣对慕容复的痴情。

然而,慕容复固然风流倜傥、武功盖世,心中却只有复国壮志而没有过儿女情长。他接近王语嫣,不过是为了利用她。后来发现王语嫣挡了路之后,也丝毫不顾彼此间的情谊,一再对她下狠手。最后更是因为复国不成而疯疯癫癫,失了体面。

而和只把王语嫣当做工具的慕容复不同,段誉则是书中唯一将王语嫣放在首位的男子。他对王语嫣的痴情更甚于王语嫣对慕容复的感情。

作为大理王子,段誉也同样有着不错的出身和英俊的相貌,后来武功也渐渐超过了慕容复,占据了一定的优势。更可贵的是,段誉十分体贴王语嫣,为了给她幸福,他甚至一度想要成全她和慕容复,可惜的时候,后者不但没有领情,还妄想将他们两个人灭口。

在《天龙八部》里,当被慕容复推到井下,并因井口被巨石堵住而面临生死难关的时候,王语嫣和段誉都有所顿悟。

段誉放下了名利甚至是生命,王语嫣则放下了对表哥的执着爱意,开始关注到身边人。正是这种心态上的突破,让他们迎来了好的转机,最终得以逃出生天。

而在这之后,王语嫣和段誉也都抓住了对彼此的爱意,正式走到了一起,哪怕之后一同面对了一系列变故,也都没有改变对对方的感情。他们俩也因此成为这部小说里难得有善终的情侣。

《天龙八部修订版》里的王语嫣

然而,在《天龙八部修订版》里,王语嫣和段誉的结局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在《天龙八部修订版》里,金庸只在原本剧情的基础上进行了大约七处的修改,其中,对王语嫣命运的修改也主要集中在了后期。

金庸保留了王语嫣在井下接受段誉的感情这一处剧情,但当王语嫣后来看到已经疯疯癫癫的表哥慕容复的时候,金庸安排她回到了慕容复的身边。

重新选择一个一直利用自己、还伤害和抛弃了自己的男人,王语嫣此举受到了很大的质疑。

这也是后来大多数人称王语嫣把自己活成了一个笑话的原因。

改动情节的原意

在后来的修订版中,王语嫣有了和原本截然不同的选择。在被困于井下的时候,王语嫣还是接纳了段誉的感情,和他走到了一起。

然而,不同于原版两人再未分开的剧情,这一次,她选择离开了这个几近完美的丈夫,转而“无厘头”地回到了慕容复的身边。

这恰恰是金庸想要表达的另一层意思,那就是尽管当初选择了爱自己的那个人,但最终还是想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

而这样的发展,显然更符合王语嫣“为别人活”与“痴心不改”的最初设定。

在这种设定下,有血有肉的王语嫣也曾在慕容复的真面目被揭开的时候,品尝到了血腥和苦楚,转而因为心死,投入到爱自己的段誉的怀中。

然而,事过境转之后,她发现,自己深爱着的慕容复还是深深隐藏在她心里的某处角落,让她无法狠心割舍。因此,当后来慕容复变得疯疯癫癫的时候,她还是没法说服自己对其放任不管。

相反,内心深处被触动的滋味,让她正视了自己的内心,还是跟随心之所动,去她想去的地方,去做她想做的事情。

这是王语嫣的“痴”和“傻”,也是她将一副好牌打到烂的选择。

小结:

金庸在塑造人物的时候,更常用的一个设定是“爱而不得”。

在修订版里,哪怕到了结局,慕容复还是王语嫣的“爱而不得”,而王语嫣的离去,也让自己成为了段誉的“爱而不得”。

横亘在他们三人间的复杂情感,从全书的开始一直持续到了全书的结尾,看似曾有过大的变化,但实质却从未有过更改。

而王语嫣最后的选择,虽然看似让自己活成了全书最大的笑话,却最是符合金庸对“爱而不得”与“情深而痴”的理解。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