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长子跳楼身亡,第二任妻子病危无人送终,他却与新欢喜结良缘
“明白别人容易,明白自己甚难。克敌不易,克服自己心中的贪嗔痴三毒,更是无比艰难。”这是《天龙八部》金庸借玄慈方丈口说出的话。
2018年10月30日,金庸老先生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引发了大众集体的缅怀。当我们讨论金庸时,我们在讨论什么?对于70、80后而言,金庸是夹在课本里的盗版小说,韦小宝的花心、郭靖黄蓉的恩爱、杨过的亦正亦邪......光怪陆离的武侠世界填满了整个世界。
还是少男少女的他们会幻想自己是李若彤或者古天乐、翁美玲或者黄日华,能拥有最为波澜的爱情。对于90、00后而言,金庸是无法超越的经典,是无人与之抗衡的武侠之霸。也是看起来温和儒雅、谈吐不凡的老先生,是一部部被口水淹没的翻拍剧。金庸先生的快意江湖影响了几代人,是无法替代的存在。而江湖中的痴情儿女,大概也有老先生自身经历的缩影吧,而他的三段婚姻,却鲜有人知。
一、年少初遇,未解情是何物
金庸先生原本叫做查良镛,出生于1924年,结婚以前一直在浙江生活。1947年,金庸在杭州初次遇见未来的妻子杜冶芬。杜冶芬17岁,正是青春年华。她面容娇美,颇有大家闺秀之风气,而鼻子底下红润小巧的嘴唇总像是在微笑,稍显风情万种。而彼时23岁的金庸也是个清秀书生的模样,举手投足亦不乏正气。两人一见面便深深陷入情网无法自拔,决定转过年立即结婚。
1948年成婚后,二人携手远赴香港,金庸开始发展事业。工作消耗的精力太多,杜冶芬独守空房渐渐成了常态。这位杭州名门之女,不大懂得粤语,同别人交流成了问题,更不要说出门。杜冶芬只得整日待在屋子里,实在寂寞,甚至对着家里的宠物狗讲话,叫人只看着也可怜。
杜冶芬如此凄冷,金庸却不曾领会。金庸只当妻子是贤内助,退居屋内帮扶自己。久而久之,杜冶芬无法再忍受,提出离婚,返回家乡杭州。这段婚姻,终于在1953年潦草收场。对于这段时光,金庸有万千感慨与愤恨。对外甚至暗示是前妻觅得新人将他抛弃,其中的委屈、心酸、误解,他人不得而知。世间人熙熙攘攘,各有各的无奈,皆不足为外人道也。
二、携手共进,亦不能抵挡住时间
离婚后的金庸并未消沉太久,便一心投身于事业。当时金庸有了《明报》建立的雏形,只待付诸实践。此时,才女朱玫如命中注定一般来到他的身边。朱玫毕业于英伦大学新闻系,在《大公报》工作,前程似锦。为了助金庸一臂之力,毅然决然辞职,二人携手创立《明报》,并于1956年结婚。
展开全文二人相识23年,这段婚姻持续20年,朱玫为金庸生育了两儿两女共四个孩子。养育的任务如此繁重,朱玫还有同时为《明报》出谋划策,初期为其撰写大量文稿,还是社内唯一的记者。穷困潦倒的日子里,朱玫也曾变卖自己的首饰救急;没有代步工具,一起挤公车;节省饭钱,朱玫在家做好饭送到报社给金庸。
家中有如此贤妻,并不能让金庸精神满足。一次偶然,金庸与23岁的夏梦相识。夏梦比金庸小近10岁,1950年进入演艺圈,签约香港长城影视公司,初现天赋,随后作品迭出,屡屡获奖。夏梦的美丽瞬间将金庸的魂魄也吸走,引得他头晕目眩。坊间传闻,金庸为了日日见到这位女神,追随至长城影视公司做编导。埋头撰写剧本,希望夏梦可以参演。
如《王老虎抢亲》,便是金庸极力坚持的电影,结果极为成功,掀起60年代的戏剧电影狂潮。在一家咖啡厅,金庸借助酒意向夏梦表白。夏梦欣赏其才华,只说这份爱迟来一步。彼时夏梦已经与丈夫林葆诚成婚数年,生活恩爱如初。更何况夏梦骨子里带有东方的保守,平时不喜参加饭局,工作也拒绝暴露的戏份,自是不肯冲破家庭的藩篱。
大抵是“但凡未得到,但凡是过去,总是最登对”,金庸将世间所有的美好都加在夏梦的身上。她像小龙女一样冰清玉洁,像黄蓉一样古灵精怪.......
对于这段追求,金庸并不遮掩,朱玫了解全过程。她留下两个字“做梦”便离去,最终的结局也正如她所料。因为金庸的出轨,直接终结了二人的爱情;而朱玫陪他走过了23年,最后却败给了一个23岁的小姑娘!
三、喜结连理,却为世人所鄙
遇到金庸的时候,林乐怡方十六岁,真真正正的破瓜年华。而金庸已经45岁。金庸是座上宾,应人宴请邀约;林乐怡是酒楼服务生,家境贫寒。席间林乐怡借机走到金庸身边主动搭讪,说自己是他的书迷,金庸打发她十块钱作为小费。而林乐怡却在金庸离开时将钱退回,说金庸赚稿费不易,这让金庸印象颇深。随后,林乐怡一步一步接近金庸,赢得他的好感,二人在跑马地附近秘密同居。
而朱玫这边也并不是好欺骗的,林乐怡和工作分歧的共同作用下,夫妻二人争吵愈发频繁。朱玫性情刚烈,并不让金庸半分。这种争吵很快地将二十多年的感情与恩情消耗殆尽。最终,金庸提出离婚。
金庸的长子极力劝阻无果,遂从21楼跳下,失去了生命。双重打击下的朱玫再也没有力气去好好生活、工作,余生都处在郁郁寡欢中,而她本人比较独立,金庸曾说过让儿子去陪她,她不愿意,宁愿独自一个人。直到1998年病故,病危通知书也不知该交给谁,导致无人送终。离婚后,五十多岁的金庸与林乐怡快速结婚、喜结良缘。林乐怡一跃成立上流社会的太太。生活中缺乏共同语言,金庸出钱送林乐怡出国留学镀金,继而相扶游山玩水,好不快活。
于金庸作品而言,他为少年创造了一个武侠梦。少年们慢慢长大,在尘世间摸爬滚打,在某一个夜晚回忆少年时,那刀光剑影的江湖,是心中最后的净土与乐园。于其个人而言,同金庸本人极度厌恶的“恶贯满盈”的徐志摩相比有之过而无不及,道义信条皆不足以与宝马美人相比,自己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
在华山之巅,杨过甩了甩衣袖,道:“今番良晤,豪兴不浅,他日江湖相逢,再当杯酒言欢。咱们就此别过。”
文/林伯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