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才明白,周玉梅给了赵本山一碗饭,换来了他半辈子的“报恩”

2025-03-05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在东北那片广袤无垠、孕育无数传奇的黑土地上,喜剧文化如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蓬勃生长,而赵本山,无疑是这棵树上最耀眼的硕果。

他从乡村的简陋舞台起步,一路披荆斩棘,登上春晚的殿堂,以独具一格的幽默诙谐征服了全国观众的心,成为当之无愧的喜剧之王。

在赵本山漫长而辉煌的演艺生涯背后,是无数不为人知的艰难过往。

他出身贫寒,幼年丧母、父亲远走,跟着二叔四处学艺,尝尽世间冷暖。后来为登上春晚,节目屡遭否决,历经坎坷。

也正是这些苦难,铸就了他演艺路上的荣耀,成为他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展开全文

赵本山出生于辽宁铁岭开原市莲花乡的一个贫困山村,那里山多地少,村民们靠着微薄的土地收成艰难维生。

赵本山的家境,在村子里更是一穷二白,土坯房四处漏风,几件破旧的家具便是全部家当。

在他6岁那年,母亲积劳成疾,因无钱医治,永远地离开了他。母亲的离去,带走了家中仅存的温暖,年幼的赵本山望着空荡荡的屋子,常常在夜里哭醒。

而父亲为了生计,狠下心抛下他远走他乡,自此,他便成了无人照料的孤儿。

失去双亲的赵本山,生活陷入绝境。为了填饱肚子,他不得不厚着脸皮挨家挨户讨饭。

在村民家门口,他常常被冷漠拒绝,即便得到一点施舍,也不过是残羹冷炙。

亲戚们自顾不暇,偶尔的接济也是杯水车薪,他常常饿到头晕眼花,只能去山上挖野菜、摘野果充饥。

无奈之下,赵本山被双目失明的二叔收养。

二叔虽然善良,但家中一贫如洗,仅能勉强维持两人不被饿死。为了分担生活压力,赵本山凭借着二叔所传授的技艺跟着二叔四处学艺。

农闲时,他们穿梭在各个村子,为村民表演简单的节目。二叔拉二胡,赵本山便在一旁认真学习,手指磨破了皮,长满了老茧,他也从不喊疼。

上学后,赵本山的日子依旧艰难。

冬天,他穿着露脚趾的单鞋,在冰天雪地中步行几公里上学,双脚被冻得又红又肿,长满冻疮,又痒又疼,却没钱买药治疗。

课堂上,他常常因饥饿而无法集中精力,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窗外,盼着放学能找到一口吃的。

幸运的是,赵本山迎来了他人生的第一次转折。

每天往返20公里上学,在其他同学都在享受着丰盛的午餐的时候,他却只能饿着肚子偷偷躲在教室外,等同学们都吃完了再进来。

久而久之,细心的同桌李兴华发现赵本山的身世,实在不忍心的他便以饭太多吃不完为借口,把自己带来的苞米饭分他一半。

李兴华妈妈周玉梅发现儿子偷饭是为了帮助同学,了解情况后知道了赵本山的悲惨身世,便让赵本山免费来家里蹭饭。

从此周玉梅便把赵本山当成自己的第七个亲儿子。

从这一天起,赵本山有了“根”,之后一年里能有一半的时间都待在干妈家。周玉梅给他的母爱,让他在成名的路上有了后盾。

赵本山在一次的采访中说道“我是一个缺乏母爱的一个人”,周玉梅的出现让他懂得了母亲这个角色在孩童时期的重要和珍贵。

在他17岁那一年又迎来了人生的第二次转折。

20世纪70年代的东北农村,娱乐活动匮乏,公社文艺团就像一束光,为平淡的生活带来色彩。

彼时,赵本山还是个怀揣表演梦想的农村青年,一心想进入公社文艺团,却不知前路布满荆棘。

赵本山自幼跟随二叔学习民间技艺,拨二胡、吹喇叭、颂小曲,样样精通。

但在那个讲出身、靠关系的年代,空有一身本事远远不够。

第一次去文艺团报名,负责人瞧了瞧他寒酸的穿着,听他说完家庭背景,便不耐烦地摆摆手,让他回去等消息,结果自然是石沉大海。

可赵本山没有放弃,为了引起文艺团的注意,农闲时他就在公社的集市上表演。

一把破旧的二胡,一段自编自演的小段子,他全身心投入,卖力演出,围观的乡亲越来越多,可文艺团的人却依旧对他视而不见。

后来,经熟人介绍,赵本山获得了一次面试机会。

面试那天,他早早起床,穿上周玉梅为他准备的最体面的衣服,精心准备了拿手曲目。

走进面试房间,面对几位表情严肃的评委,他紧张得手心出汗,但还是鼓足勇气开始表演。

他拉的二胡曲调悠扬,唱的小曲韵味十足,可表演结束后,评委们只是简单点评了几句,便让他离开。

赵本山忐忑地等了很久,等来的却是落选的消息。有人偷偷告诉他,因为他家庭成分不好,很难被录用。

但这些挫折反而激起了赵本山的斗志,他一边更加刻苦地练习技艺,一边四处打听文艺团的演出安排,主动去帮忙搬道具、布置场地,只为能多接触表演。

终于,被铁岭市群众文化馆的馆长李忠堂相中。

李馆长在全市文艺调演中首次目睹了赵本山的表演,被他的才华深深吸引。

此时的赵本山如同一颗璀璨的新星,李忠堂不仅给予他更多的演出机会,还积极帮助赵本山提升表演技巧。

这时的赵本山才刚刚迈开学艺之路的步子。正是由于这些苦涩的经历,为赵本山日后的辉煌之路铺就了稳固的基石。

20世纪80年代末,春晚舞台在国人心中是艺术殿堂,无数艺人梦寐以求登上这个舞台,赵本山也不例外,只是这条路,他走得万分艰辛。

当时,赵本山在东北喜剧圈已初露锋芒,凭借拉场戏《摔三弦》声名远扬。

1987年,姜昆偶然看到他的表演,惊为天人,当即推荐他上春晚。本以为是平步青云的开端,没想到只是艰难旅程的起点。

春晚筹备严谨苛刻,节目需层层筛选。

赵本山带着精心准备的节目第一次参加春晚审查,评委们却觉得他的表演乡土气息太浓,不够“洋气”,节目遗憾落选。

面对挫折,赵本山没有气馁,他深知春晚舞台对演员要求极高,开始深入研究春晚历年节目风格,揣摩城市观众的审美喜好,不断调整表演方式。

为了雕琢节目,他整日扎根排练场,不断雕琢剧本,一句台词、一个动作都要钻研上百遍。

为了让表演更具时代感,他还四处搜集最新的社会热点和流行元素融入节目中。

1988年,他再次带着改进后的节目冲击春晚,可命运又一次和他开了玩笑,节目在终审前被拿下。

接连的失败让赵本山陷入自我怀疑,甚至产生放弃的念头,但心中对春晚的渴望最终让他选择坚持。

1990年,赵本山迎来第三次机会。

这次,他带来小品《相亲》,从前期准备到排练,他都一丝不苟,不放过任何细节。

审查时,他全情投入,幽默诙谐的表演让评委们眼前一亮,终于成功通过审核。

春晚直播当晚,赵本山和搭档黄小娟凭借默契配合,将东北农村相亲的趣事演绎得淋漓尽致。

台下观众笑声不断,他一举成名,从此开启了春晚的辉煌篇章 。

赵本山也是一个感恩戴德的人,成名后对周玉梅心怀感恩,经济上给予持续支持,生活费从每年200元逐渐提升至1万元。

生活上细致照料,接她到城市居住,亲自喂饭、修脚,每年春节回乡探望。

公开场合表达感恩与尊重,在节目和访谈中强调周玉梅对自己的重要性。

同时尊重周玉梅的意愿,她想住农村便为其改善家乡居住条件,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赵本山的人生历程,是一部充满汗水与坚持的奋斗史诗,生动诠释了“苦尽甘来,万事皆可期”的深刻内涵。

从辽宁铁岭的贫寒乡村,到春晚舞台的聚光灯下,他跨越了无数艰难险阻。

在那片贫瘠的黑土地上,幼年的他历经家庭破碎,饱尝生活的酸涩。但他从未向命运低头,而是在苦难中不断磨砺自己。

他学习民间技艺,每一个音符、每一段唱腔,都饱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他遭遇了无数次挫折,被拒之门外的失落、旁人的质疑与嘲笑,都没能阻挡他前行的脚步。

正是这种坚定不移的精神,让他一步步迈向巅峰。他的小品亮相春晚舞台,为全国观众送去无尽欢笑,摇身成为妇孺皆知的喜剧大师 。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生活或许会给我们设置重重障碍,但只要心怀希望,坚持不懈,就一定能迎来曙光。

生活或许荆棘丛生,但我们仍要怀揣梦想,步履不停。当下的每一份拼搏,都将在未来化作希望的羽翼,助我们飞越艰难险阻,抵达梦想的彼岸。

正如赵本山用自己的经历证明的那样,只要我们在黑暗中坚守,在困境中拼搏,苦尽之后,必将迎来甘美的果实,美好的未来也定会如期而至。

让我们以赵本山为榜样,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向着光明的未来奋勇前行!

信源:

齐鲁晚报2015-01-19《堂叔谈赵本山:知道感恩但慢慢开始有架子了》

猫眼电影 2018-03-01《61岁赵本山不忘本,带女儿看望88岁干妈,还送上丰厚礼品》

华商日报 2012-05-22《揭秘赵本山成长辛酸 5岁丧母成留守孤苦儿童(图)》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