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星方大同遗体已在云南大理火化,遗言内容公布
当春日的晨光还未完全洒满大理古城,一则突如其来的讣告让整个华语乐坛陷入寂静。3月1日午间,音乐厂牌赋音乐FUMUSIC的官方公告犹如平地惊雷——那个用R&B旋律编织过无数人心事的方大同,在2月21日黎明时分永远合上了他洞察世事的双眼。
据大理市殡仪馆工作人员证实,这位音乐才子的追思会已于公告当日低调举行。仪式现场摆放的手写卡片上,38岁的方大同留下了令人心颤的绝笔:“时间这个狡猾的魔术师,总在教会我们优雅谢幕的必修课。“字里行间透着他特有的哲学式浪漫,这份遗言与其说是告别词,倒更像他最后一张概念专辑的注脚。
这位从香港红磡体育馆唱到云南苍山洱海的音乐人,六年前已悄然转型幕后制作。2018年推出的《云南里》单曲,正是他隐居大理生活的音乐速写。尽管去年9月他亲自在社交平台澄清“种田传闻“,戏称要为此专门创作《我不是农人》,但歌迷们仍从他晒出的古城朝霞照片里,读出了他向往的“慢生活“美学。
2月14日前夜,他照例在微博发布情人节单曲《那沙漠里的水》,磁性声线吟唱着“你是我荒漠里的甘泉“,殊不知这竟成绝响。如今重听那些温柔转音,每个音符都像是提前写就的安可曲。
消息公布当晚,#方大同绝笔信#迅速登顶热搜,阅读量三小时内冲破7亿。无数乐迷涌向他的成名作《春风吹》评论区,将2005年的数字音乐墙刷成万人哭墙。知名制作人常石磊在朋友圈晒出两人合作旧照:“他总说音乐是液态的时光,现在终于和时光永恒交融了。“
遗言中提及的《梦想家》专辑企划引发行业震动,多家唱片公司表示愿全力协助完成其遗作。心理学专家则从“时间现实与虚幻“的表述切入,解析这位音乐哲人面对生死时的通透心境。更有细心的歌迷发现,他最后三张专辑封面都暗含沙漏元素,仿佛早有预兆。
当我们统计2024年陨落的第13颗演艺星辰时,方大同的离开显得尤为特殊。不同于其他艺术家轰轰烈烈的谢幕,他选择在苍山脚下完成生命终章,正如他歌里写的“在喧嚣中保持优雅律动“。或许正如网友在超话里的悼念:“他只是提前去布置下一场宇宙巡演的舞台了“。
这位把灵魂唱进五线谱的梦想家,最终将自己的故事写成未完待续的休止符。在大理古城的某个角落,是否还飘荡着他未及收录的和声?当夜风拂过洱海月,那些散落的音符,正等待有心人的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