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年冤屈终于洗净,六小龄童实现口碑大逆转!游本昌说得没错
在影视艺术的浩瀚星河中,总有一些角色如同璀璨星辰,深深烙印在观众的记忆深处。《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无疑是其中最为耀眼的存在之一。而六小龄童,这位赋予 “齐天大圣” 灵魂的演员,其演艺生涯充满了传奇色彩,经历了从声名鹊起的辉煌,到饱受争议的低谷,再到如今口碑逐渐逆转的过程。这其中的曲折故事,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猴王世家的传承使命,开启演艺征程
六小龄童,本名章金莱,出身于一个底蕴深厚的猴戏世家。其家族祖孙四代皆投身于猴戏表演,这份传承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一种文化的坚守。章金莱来到这个世界,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填补三哥章金刚早逝带来的遗憾。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他的二哥小六龄童同样被病魔无情侵袭,因白血病不幸离世,生命永远定格在了 17 岁。
家族猴戏传承的重任,就这样落在了原本体弱多病的章金莱肩上。为了不辜负家族的期望,完成二哥未竟的遗愿,章金莱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和决心,投入到猴戏的学习与训练中。他深知自己的不足,便以千百倍的努力去弥补。无数个日夜,他对着镜子反复揣摩猴子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力求将猴子的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当年,央视决定筹拍《西游记》这一鸿篇巨制,导演杨洁肩负起了寻找合适演员的重任。在北京这座繁华都市,杨洁导演历经艰辛,却始终未能找到那个能完美诠释孙悟空的人。无奈之下,她将目光投向了南猴王六龄童。在六龄童的引荐下,时年二十三岁的章金莱,凭借着家族传承的猴戏功底和自身的努力,成功获得了扮演孙悟空的机会。
自此,章金莱踏上了他的 “西天取经” 之路。然而,这条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拍摄初期,他因尚未完全掌握如何将小说中的孙悟空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荧幕上,而遭到了部分观众的抵制。但他并未气馁,而是不断地摸索、尝试,与导演、剧组人员深入交流,反复研究角色的特点和情感。在一次次的实践中,他逐渐找到了表演的诀窍,将孙悟空的灵动、机智、勇敢以及那股天不怕地不怕的 “泼猴” 劲儿,展现得入木三分,最终塑造出了如今我们所熟知和喜爱的 “齐天大圣”。
在拍摄过程中,剧组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当时的拍摄条件艰苦,许多危险场景都采用真实拍摄的方式。六小龄童为了呈现出最真实的效果,常常不顾自身安危。在重拍弼马温情节时,悲剧突然发生,钢丝意外断裂,他从高处直接坠落,当场休克。即便如此,他在稍作恢复后,又毅然回到了拍摄现场,继续投入到工作中。整个《西游记》的拍摄历时六年,期间唐僧的演员更换了三个,而六小龄童始终坚守岗位,拿着每天仅一元的微薄工资,从始至终地完成了拍摄任务,甚至险些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声名鹊起后的争议纷扰,口碑陷入低谷
随着《西游记》的热播,这部剧迅速风靡全国,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剧中的师徒四人也因此走进了大众的视野,成为了备受瞩目的明星。然而,伴随着名气而来的,不仅仅是荣耀和掌声,还有诸多争议和质疑。
当年,为了扩大《西游记》的影响力,导演杨洁决定带领几位主演前往国外参加宣传活动。然而,就在出发的当天,四位主演却全部以病假为由请假。但随后被发现,他们实际上是私下出去参加商务活动了。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在一次活动中,主演们竟然公然表示 “杨洁去,他们就不去”。这一事件迅速引发了轩然大波,主演与导演之间不合的消息不胫而走,且这一矛盾至今仍未得到彻底化解。杨洁导演作为这部剧的灵魂人物,一手打造了《西游记》的辉煌,主演们的这一行为无疑让她感到心寒。
而让六小龄童口碑急剧下滑的,还不止这一件事。在杨洁导演离世时,六小龄童前往吊唁。本以为多年过去,他们之间的矛盾或许已经有所缓和。然而,在面对记者采访时,他的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还没说几句悼念的话语,他就开始借机宣传起了自己的新剧。这一行为彻底激怒了网友,大家纷纷对他进行指责和讨伐。
此外,吴承恩故居旁边的猴子像事件,也让六小龄童陷入了舆论的漩涡。网友们指责他喧宾夺主,利用与《西游记》的关联来为自己谋取利益。尽管后来证实这件事并非他所为,但先入为主的观念已经在网友心中根深蒂固,大家依然对他不依不饶。
六小龄童自身的一些言行不一致的行为,也进一步损害了他的形象。他曾宣称拍戏不用替身,然而却被网友扒出许多高难度动作实际上是由体操运动员完成的。另外,一家游戏公司未经许可使用了孙悟空的形象,他将其告上法庭。虽然从法律角度看他有维护自己权益的权利,但网友们却认为孙悟空这一角色不应被他独占,这一事件也导致他在网友心中的印象再次下降。再加上他长期以来一直依靠孙悟空这一角色维持生计,让部分网友觉得他缺乏创新和突破,对他的厌烦情绪也日益增加。
真相渐显,口碑实现逆转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六小龄童都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遭受着网友们的指责和谩骂。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年《西游记》拍摄背后的诸多故事逐渐浮出水面,网友们对他的看法也开始发生转变。
十五年前,在六小龄童五十大寿的日子里,这本应是一个喜庆的时刻,他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这一天,也是 “沙僧” 扮演者离世的日子。许多剧迷为了缅怀 “沙僧”,重新翻看《西游记》,意外发现 “沙僧” 的扮演者在剧中竟然出演了九个不同的角色。而六小龄童更是一人分饰十六个角色,如此精湛的演技和敬业精神令人惊叹。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即便他们在剧中承担了如此多的角色,薪资待遇却并不理想,甚至不如 “白龙马” 出演几场戏挣得多。四位主演全剧的片酬加起来还不到一万,却还被冠上了 “白眼狼” 的称号。
作为家庭的顶梁柱,六小龄童在追求演艺事业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家庭的生计。当年主演和导演之间的矛盾,在了解了这些背后的艰辛后,似乎也变得可以理解了。而且,在国家大义面前,六小龄童展现出了令人敬佩的担当。无论是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还是在 “口罩” 期间,他总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捐款捐物,所捐赠的数额甚至超过了当下一些当红明星。
这些真相的逐渐曝光,让网友们开始重新审视六小龄童。大家意识到,曾经对他的指责或许过于片面和草率。他在演艺事业上的付出和坚持,以及在关键时刻的家国情怀,都值得我们给予更多的尊重和理解。
六小龄童的演艺生涯,就像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充满了起伏和波折。他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塑造了经典的孙悟空形象,为观众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回忆。尽管曾经遭受过争议和误解,但随着真相的逐渐明晰,他也逐渐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和尊重。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经历,更是中国影视行业发展变迁的一个缩影,让我们看到了演员们在追求艺术道路上的艰辛与坚守,以及在面对舆论压力时的无奈与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