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宋春丽:我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就是在61岁高龄做了妈妈
宋春丽如今已73岁,依旧精神矍铄,偶尔还会出现在荧幕上。
虽然年岁已高,但她脸上的笑容比年轻时更多了一些。
最让她满足的,不是那些沉甸甸的奖杯,而是家里那个每天喊她“妈妈”的小女孩。
她常说,人生有遗憾,也有补偿。
年轻时为了事业失去了做母亲的机会,年老时终于圆了这个梦。
回头看,她觉得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就是在61岁时做了妈妈。
️ 童年不易,天生是演员的料
1951年,宋春丽出生在河北一个普通家庭。
家里条件一般,父母都是普通工人,但她从小就活泼爱表演,喜欢在人前模仿电影里的角色。
小时候的她没想过要当演员,但命运却早早给她埋下了伏笔。
13岁那年,她听说广州军区歌舞话剧团招生,心里痒痒的,瞒着家人偷偷报了名。
等被录取后,家里才炸开了锅,父母不舍得让她一个小姑娘跑那么远,但她一意孤行,拎着行李就去了广州。
从此,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有一次,剧团排练话剧《雷锋》,却没人愿意演雷锋的母亲。
团里清一色是年轻漂亮的姑娘,谁都不想扮演一个苍老的母亲。
就在导演犯愁时,宋春丽站出来:“我来试试!”
这一试,就让她和“母亲”这个角色结下了不解之缘。
她正式出道是在1979年,凭借电影《苦难的心》里的护士一角进入观众视野。
但让她没想到的是,这竟是她唯一一次饰演少女。
从那以后,她接到的几乎都是母亲的角色。
真正让她被全国观众熟知的,是1990年的电影《九香》。
片中,她饰演一个贫困农村母亲,丈夫去世后,独自养活五个孩子,饿得半夜舔碗。
这一幕让无数人泪目,她也凭此片拿下金鸡奖最佳女主角。
自此,她成了“荧屏第一母亲”,无数导演找上门,让她演母亲、演大嫂、演妻子。
可谁能想到,戏里当母亲当了一辈子的她,现实中却迟迟没能拥有自己的孩子。
️婚姻幸福,却错过了生育的机会
事业蒸蒸日上时,朋友们开始为她的终身大事操心。
经人介绍,她认识了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孙维熙。
起初她有点不敢接触,担心教授会不会太古板,但两人书信往来几封后,发现聊得特别投机。
后来,她回家探亲,顺便见了孙维熙一面。
有时候,正确的人,只需要一眼就能确认。
两人很快步入婚姻殿堂,开始了异地生活。
一个在广州拍戏,一个在北京教书,聚少离多,思念成了婚姻的主旋律。
结婚第三年,一个让他们结束异地的机会来了。
宋春丽接到《奸细》剧组的女主角邀约,这部戏是八一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如果表现好,她就能调入八一厂,与丈夫团聚。
她满心欢喜地接下角色,可刚进组没几天,就感到恶心、乏力,去医院一查,怀孕了!
喜悦还没持续多久,摆在她面前的是一个艰难的选择——要么放弃孩子,要么放弃电影。
《奸细》是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打戏、动作戏不少,剧组已经开机,换角几乎不可能。
但她已经29岁,在当时属于晚育,错过这次机会,未来还能不能再怀孕,谁也不敢保证。
她拨通了丈夫的电话,在话筒那头,哭得泣不成声:“我该怎么办?”
电话那头的孙维熙沉默了很久,最终轻轻地说了一句:“你决定吧,我支持你。”
两人心里都清楚,这个决定意味着什么。
最终,她躺在手术台上,流掉了这个来之不易的孩子。
手术后,她哭了一整夜,但第二天,她依然咬着牙,投入拍摄。
电影上映后,她如愿调入八一厂,与丈夫结束异地生活。
可从那以后,家里就再也没人主动提起“孩子”这个话题。
事业蒸蒸日上,她接连主演了《便衣警察》《人世间》等热播剧,拿遍各大奖项。
可是,她和丈夫的生活,却始终少了一些什么。
她想过停下来生孩子,可一次次错过,等到一切稳定后,她已过了最佳生育年龄。
️61岁,终于做了妈妈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孙维熙退休了,宋春丽也接戏越来越少。可他们的晚年,似乎缺了点什么。
2011年,孙维熙遛狗时不小心扭伤了脚,肿得像馒头一样。
宋春丽人在外地拍戏,接到消息急得不行,可千里之外,帮不上任何忙。
直到两个月后,她终于回到家,看到丈夫拄着拐杖,心里满是愧疚。
“咱们老了,身边连个照顾的人都没有。”
这句话,让她彻底动了念头。
她想起好友邓婕早些年领养了两个孩子,生活得很幸福。她开始认真考虑领养孩子的事情。
2012年,她61岁,终于做了妈妈。
家里多了个小女孩,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屋子。
她陪孩子玩游戏,教她识字,给她做爱吃的饭菜,晚上还会给她讲故事。
“妈妈”这个称呼,她在戏里听过无数次,可只有这一次,才让她觉得真正属于自己。
有人质疑她,这个年纪收养孩子,会不会太迟了?
她笑着说:“幸福,从来都不晚。”
️——人生有遗憾,但也有补偿。
️年轻时她错过了做母亲的机会,年老时,她终于把这个身份填补完整。这一次,她的人生,真的圆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