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韩红杨丽萍也是国家一级演员?网友:这些级别是如何评定的?
近日,网上流传着一份国家一级演员的名单。
令人好奇的是,歌手王菲、韩红、李谷一,包括舞者杨丽萍等人,也在这份名单之中。
关于国家一级演员的商榷再次引发热议。
先是文旅部公开回应称,国家一级演员属于不规范的表述。
随后,多位明星的职称问题被推上风口浪尖。
王菲、韩红、杨丽萍等顶级艺人是否拥有这一称号?演员的职称究竟如何评定?
本文将结合官方文件和行业标准,为你揭开谜底。
2月14日,文化和旅游部对一则采用国家一级演员表述的新闻作出更正,明确指出该称呼并不规范。
根据人社部与文旅部2025年发布的《关于深化艺术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演员职称统一分为四级(初级至正高级)。
展开全文其中,非常高级别为一级演员,而国家一级演员这一名称,从未出如今官方文件中。
此前,媒体和公众常将一级演员冠以国家二字,实为误解。
例如,黄宏、张曼玉等艺人曾被标注为国家一级演员,但实际职称应为一级演员。
这一误读可能源于大众对职称体系的不熟悉,或是早期媒体报道的惯性表述。
根据文旅部、人社部发布的《艺术专业人员职称评价基本标准》,要成为一级演员,需满足以下核心条件:
首先,专业能力与艺术成就。
也就是说,要需具备深厚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表演风格。
而且,应当要在国家级大型艺术活动、或国际赛事中存在有代表性作品。
例如,话剧演员需年均演出200场以上,戏曲演员则需150场以上。
其次,对学历与资历的要求。
一般需要大学专科以上的学历证书。
并且在取得二级演员职称后,已经从事表演工作满5年(部分舞台生命较短的领域可放宽要求)。
第三,学术贡献。
需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上,发表至少两篇理论文章,或出版个人著作。
第四,社会影响力与道德要求。
演员需具备良好的社会形象,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并对行业有突出贡献。
评选流程包括提名、初评、复评和终评四个阶段,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等机构联合审核,非常终名单需经省级文化和旅游厅批准。
尽管一级演员的名单未完全公开,但结合公开资料与行业惯例,我们可以推测:
1.,王菲:
以天籁之音闻名,曾多次登上春晚舞台(如二零二五年蛇年春晚献唱《世界赠予我的》)。
但王菲更偏向流行音乐领域,而一级演员大多数针对体制内文艺院团的专业表演者(如话剧、戏曲演员),因此她可能未参评该职称。
2.,韩红:
作为歌唱家与公益人,她的资历和影响力毋庸置疑。
但一级演员的评定,更注重体制内演出经历和学术成果,韩红若未在专业院团之中长期任职,也可能未参与评选。
3.,杨丽萍:
以舞蹈《雀之灵》享誉全球,且长期深耕民族舞蹈创作。
若她隶属于省级以上文艺院团,并满足演出场次、学术著作等要求,则更可能获得一级演员职称。
需注意的是,这三位艺人若被媒体称为国家一级演员,可能是沿用过去的误称,或源于其行业地位的非官方类比。
首先就是媒体惯性表述,存在严谨性。
部分媒体为突出演员的权威性,自行添加国家前缀,导致以讹传讹。
其次,这种级别的职称体系,暂时不透明。
评审结果大多数由省级部门公示,大众难以获取完整名单,易造成信息差。
而且,艺人的光环效应,让大众开始自我脑补。
比如,公众倾向于将知名度与职称挂钩。
但事实上,一级演员更侧重专业院团内的资历与学术贡献,而非流行文化和市场热度。
2025年的职称改革,明确将演员纳入规范化评价体系,旨在淡化明星光环,强化专业性和学术性。
例如,要求演员发表理论文章、参与艺术教育等,推动行业从流量导向转向质量导向。
一级演员是艺术领域的非常高职称,其评定标准严苛,且与大众认知的明星身份并非完全重合。
王菲、韩红等艺人即使未获此称号,其艺术成就仍不可否认。
而对于行业而言,规范职称体系既是尊重专业的表现,也是推动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
参考资料:
人社部《艺术专业人员职称评价基本标准》、文旅部官方回应、公开媒体报道。
文中所涉艺人职称信息以官方公示为准,本文仅作行业解读,不代表官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