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演员,誉为“孙道临接班人”的梁波罗!如今87岁却过成这样!
新中国成立初期
特务潜伏在国内的现象
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这一时代背景下
“反特片”的电影风靡全国
受到无数观众的喜爱
其中,1961年上映的
《51号兵站》最深入人心
连映数月后
观众仍然络绎不绝
以至于在
当时都流传这么一句话
“有中国人的地方,
就有《51号兵站》”
饰演男主角
“小老大”梁洪的
新生代的年轻演员
梁波罗
他抓住了机会
在一众演技老道的前辈中
脱颖而出
用精湛的演技
轻松驾驭了军人、商人
帮派老大和地下工作者
四种角色
这一表现也征服了观众
成为了一代人
记忆里的“英雄”化身
因此,很多人说
梁波罗运气真好
刚从“上戏”毕业不到一年
就主演电影《51号兵站》
还被著名演员
孙道临收为关门弟子
手把手指导其演戏
可惜的是
没两年后
行业就遭遇了寒冬
他尚处于上升期
却有十年没有再演过戏
硬生生错过了
成名的最好时间
1938年的最后一天
梁波罗出生在西安的
一个书香之家
听闻他刚出生时
脑袋圆圆的
浑身肉嘟嘟的
家人都觉得他像个球
梁父就给他取了
球的英文“ball”作小名
照顾他的保姆说不来英文
喊成了“菠萝”
一个人影响一家人
梁父觉得有趣
就把同音的“波罗”
定为了儿子的大名
虽然名字起的随意
但受到的教育却不含糊
他从小学一路优秀到高中
成了别人交口称赞的榜样少年
后来他同时收到了
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
和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
录取通知书
他的父母
并没有干涉他的选择
很尊重他的喜好
他纠结再三后
决定成为一名演员
在校四年
他认真踏实地琢磨表演
成绩一如既往的优异
故而在毕业后
他也顺顺当当的进入了
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
走上自己的银屏之路
不得不说
他也是有一定运气在身的
在参演完个人首部电影
《向海洋》后
遇上了制片厂
决定举全厂之力培养
新生代年轻演员的好时候
刚毕业一年的
他凭借优异的外在形象
扎实的表演功底
得到了这个机会
在《51号兵站》中
第一次挑起主角梁
为了能更好的表现好角色
他还专门去往片中人物
所处的场景中体验生活
认真负责的态度
让剧组里的老演员
都对他心生好感
也不吝啬对他指点
功夫不负有心人
他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小老大”
成就了他的职业生涯
也成为了他的代号
很多观众一提起梁波罗
第一时间想起的
仍是这个经典角色
可惜的是
碰上了特殊年代
他沉寂了整整12年
被关入牛棚
与农作物和牲畜打起了交道
但他心态调整的很快
平日里就
把田间和地头当做舞台
一边干活一边带周围人唱歌
当地人爱看
也就没人阻止
他也从群众中
得到了很多建议
直到七十年代末
他才得以重返影坛
再次站在镜头前
曾经的“帅气小生”
也有了风霜的痕迹
虽然没有了主演的光环
但演技却得到了更好的磨炼
陆续参演了《蓝色档案》
和《小城春秋》等电影
因为都是扮演地下党
年过40的他
还被香港媒体
称作“特工专业户”
除了演戏
他也同样热爱歌唱
为此他在80年代初
开始涉足歌坛
由他演唱的《草原之夜》
《南屏晚钟》《卖汤圆》等歌
在那个年代火遍全国
至今在人不少人的心头回荡
他甚至被邀请录制了
新中国成立后
内地的第一盒歌曲专辑
是第一位为电影出版专辑的
演员
他不知疲倦地
参与过于密集的行程
终归是伤了身体
1992年,54岁的梁波罗
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住进医院
在紧张的手术后高烧10多天
在这期间
医院多次出具病危通知书
幸好他最终挺了下来
捡回了一条命
在养病恢复期间
他温柔似水的妻子
不仅撑起了整个家的开销
还把他和孩子照顾的很好
他一直对妻子感到愧疚
可妻子却很支持他的工作
在病好后也劝他继续热爱的事业
只是要求他不要太劳累了
故而在退休后
他也经常出现在荧幕前
直到2013年拍完电视剧
《心曲》之后才宣布息影
把生活的重心
放到生活中
陪伴孙女成长
和老伴探索生活
如今已经87岁的梁波罗
头发已经花白但精神很好
虽然渐渐淡出影视圈
却也时常出席一些重大活动
投身电影表演艺术60余载
从“小老大”到老戏骨
令人欣慰的是
他服务观众的初心不改
在努力学习新鲜事物之余
也不忘宣传正能量
做一个有社会价值的人
如今再提起“小老大”
不知还有几人
认得梁波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