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英到底多有钱?她的房子,你赚740年都赚不起!

2025-02-27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那英早已被归为天后的位置,而且在这个位置上,那英还相当稳定。

从个人的能力来看,那英显然是当之无愧的,在那个年代混出去圈的歌手都是有着真本事的,从晚会歌手向唱片歌手的转型也成功为那英打开了财富的大门,人们早就习惯了她富,或许也没能想到她有那么富。

天后那英的成名路

出生在沈阳市沈河区的那英是一个典型的东北女孩,她的人格与成长经历密不可分,或许在她的少女时代都不敢相信:未来她能够叱咤内地流行乐坛30多年,一个人红出两代人的时光。

回到最初的路上,那英也只能是在不断碰运气和证明自己。

1988年中国流行歌坛是极为盛行西北风的,那英跑到北京去参加全国阳光杯通俗歌曲比赛,靠着一曲《我找我自己》杀出重围获得金奖,这是那英人生中第一次迎来高光时刻。

谷建芬在众多歌手中一眼就相中了这个东北口音浓厚的女孩,向她抛出了橄榄枝:你愿不愿意和我学习唱歌?

任何机会对于当时的那英而言都是极为宝贵的,所以那英赶忙点头答应老师,她的同学当中还有孙楠。

那英是幸运的,她最初走向听众视线就是1989年,一首《心愿》让她夺得第一,可那个时候大牌歌星的更新迭代速度很慢,人们也更愿意去听他们习惯的人,包括毛阿敏、田震、胡月等,那英和她们还是有差距。

说那英幸运,还有个原因是同行衬托。

毛阿敏在签约香港公司后突然转变了风格,推出的新专辑《我不想再次被情伤》更是给人一种无病呻吟的感觉,强烈的反差带给歌迷们强烈不满,再加上她身上的税务管人等原因,使得她的地位一落千丈。

市场留下了一片真空地带,那英则趁势而起,签约了台湾福茂唱片,这个节点是1993年。

从这时开始,有了专业团队指导的那英开始把自身的优势全部释放出来,那个时代能打下江山的歌手都要靠CD说话,谁的能大卖就代表谁有价值,那英无疑赶上了一个新的时代。

或许是迎合市场的考虑,那英去了台湾地区后的歌唱方式明显发生了变化,她在探索自己的风格,辨识度也很高,终于迎来了转型。

《为你朝思暮想》的总体效果只能说是一般,福茂把她给包装成一个小家碧玉歌手,那种感觉那英学不来,也不适合;到了《白天不懂夜的黑》时期,才是那英真正找到路子的时刻。

《征服》到《我不是天使》让那英红了4张唱片,把天后的位置牢牢锁定。

那英自己都承认:一个人的机会更加重要,当时有很多比我条件更好的歌手,但后来慢慢消失了。

签约是那个年代的主流做法,但太多歌手因为签约而倒下,包括毛阿敏、谢我晓东,那个给人感觉带有一点乡土气息的东北女孩,终于开始了自己的腾飞之路。

人格也是那英成功的另一个主要因素,不仅能帮助她在早期处理好各种事情,到后来的生意版图中同样重要。

不是人人都喜欢她那种大大咧咧的人格,但最起码这样的人格让她身边一定有朋友,朋友只要多了,路就自然好走。

她的地位,从一些官方演出就能看出。

1997年庆祝香港回归时有一首《东方之珠》,从演出人员角度思考必然得是一男一女搭配最好,再就是一个港星和一个内地歌手的结合,这两个人的知名度还不能相差太大。

要知道,当时还没度过四大天王时期,基本上喜欢听歌的年轻人都会关注粤语歌曲,想要在内地找一个完全拿得出手的歌手并不算那么容易,思来想去,只有刘德华 那英的组合方式最好。

那英就这么一直火了下去,当时没有人知道她的尽头在哪。

北京奥运会是世界共同关注的盛会,那首《北京欢迎你》是最红的应援歌曲,能在这首歌中唱两句的歌手必须是行业的佼佼者,那英就身在其中;若是以顺序来看,除了小姑娘陈天佳代表奥运部分外,紧接着就是刘欢、那英和孙燕姿。

刘欢就不用多说了,他的身份就是知名本土音乐人,而那英不仅是女人身份,同时符合内地身份与港台走红的双重条件。

经历过这些大舞台,那英在歌迷们心中就留下了深厚的烙印,没有什么能改变这一切了。

纷纷扰扰的娱乐圈人生,那英并不是从未出过负面新闻,对于她的天后身份来说,唯一有影响的便是负面新闻带来的冲击。

人红的是与非

大大咧咧的人格让她获得了更多机会,可有时不经思考直接说出的话也让她遭受非议。

2011年1月初,那英发布了一条博文消息,大致意思是:去国家体育馆参加交管局春晚,结果发现演出服忘记带了,警车开道带着助理飞奔而去。

引起争议的关键一句话在于:交警这时不用啥时用啊!

那次晚会确实是群星璀璨,主持人有董卿和朱军,艺人还有赵本山、宋祖英、韩红、孙楠等,每一个拉出来都是能独当一面的存在,看得出这次晚会也确实比较重要。

博文发出后,那英很快受到围攻,最初那英其实就注意到这点,但她似乎觉得没有什么不妥,反倒展现出更大的愤怒情绪;网友也不是好惹的,马上发动了更加集中的围攻,此时的那英已经有了双拳难敌四手的感觉。

她没有搞清楚关键问题所在:人们骂得不是她那英,而是她动用了特权,再怎么解释都没用。

出道这么些年,那英的身价早就不菲,即便她从未公布自己究竟有多少钱;当身边的所有朋友都属于有钱的类型后,虚荣心就难以用消费满足,得用权力来。

她发这条博文的核心观念大概率并不是去感慨粗心忘带演出服,火急火燎去拿,中心正是那句警车开道。

她是歌坛大腕,但警车开道这种荣耀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享受到的,从她带着炫耀的感觉发布的内容来看,此前她也没有感受过,所以大姐大才会这么激动,把自己想象成特权阶级的一员。

特权是人民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而让渡自己的部分权利给某些真实群体使用,若是这个群体的人忘记了根本内涵而滥用特权,那就很容易激起大家的愤怒。

她再怎么出名,她也是百姓的一员,富裕的百姓也是百姓。

眼看事情闹得越来越大,那英以道歉匆匆结尾,问题是一旦负面已经发生,无论再怎么公关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记,在网民心中挥之不去,她的形象也会因为此事而大打折扣。

另一件事直接让那英挂上了蛮横标签,那便是刀郎的离开。

事情正好发生在那英警车开道的前一年。

当时音乐风云榜专门弄了个十年影响力歌手的评选,那10年也是百花齐放,出现了周杰伦、王力宏、陶喆和林俊杰这些耳熟能详的顶级歌手,他们风格各异,深受欢迎。

另一边,那英、汪峰、杨坤等正值事业巅峰期,同样有着一大批忠实歌迷,华语乐坛因为一众歌手进入黄金10年。

还有个人在那10年中大放异彩,正是凭借《2002年的第一场雪》、《西海情歌》等经典曲目杀出重围的刀郎,要说他没有知名度,恐怕随便找个人,身边都有朋友听过刀郎的歌,还能哼唱两句。

要知道实体唱片在那个年代濒临崩溃,刀郎却成为唱片行业拯救者,分量极重。

结果,刀郎没有拿奖,他不是影响力歌手,只要关注华语乐坛的人都清楚刀郎不可能得不到奖,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往潜规则方面联想;后来刀郎自己说:主办方说来了才能拿奖,不来的话这个奖就给别人。

本来得不得奖对刀郎都无所谓,结果一批歌手突然围攻刀郎,刀郎就这么成为最不合群的那个。

当年的新闻报道都明确写下:那英树立威人,力排刀郎入围。

去参加评选的评委中,有人还是站出来为刀郎说了句公正话的:刀郎创造了十年唱片销量的最高纪录,明明就能够作为典型代表。

有的评委也说:无论我们是否喜欢刀郎,都没办法否认他存在的意义。

话语权的轻重也是根据他们在歌坛的地位来的,那英当时是大姐大,她的发言内容极为重要。

明明每个评委都能坚持自己的立场,那英却说:听刀郎的都是什么人?他没有一点可以拿出来放在这个十年影响力歌手里的资格,我作为主席,坚决反对刀郎作为讨论对象。

短短两句话就把自己的霸道展现得淋漓尽致,既然找来了评委又不听别人说话,这不是独裁吗?

或许那英根本不敢想象,十几年后一首《罗刹海市》横空出世,网友把她又给骂了个底朝天,就连汪峰和杨坤都惨遭波及,不少媒体也将其解读为迟到的反击。

网友也普遍认为:《罗刹海市》绝不是一颗单独射出的子弹,而是一挺扫射的机枪,瞄准了过分的抨击与诋毁,还有主流高高在上的姿态。

中间这十来年,那英的地位依然无人撼动,哪怕新生代歌手层出不穷,她依然能凭借着自己的地位参加综艺,当然她的人格也很适合综艺,出场费更是高得惊人,妥妥顶流。

为了方便与朋友聚会,她早年间花费3000万购买了北京东山墅小区的房子,现在该房子的单价超过21万,总价值高达2个。

一个无意的举动就能带来如此高额的收益,她赚米真的很容易。

对于拿死工资的普通人来说,想要在这里买一套房子,粗略计算都得奋斗740年,那个时候中国还处于元朝社会。

或许很多年轻人看到娱乐圈来钱如此快,才削尖了脑袋往里挤。

现在的娱乐圈与过往的娱乐圈完全不同,那英说过一句话还是比较正确的:过去的娱乐圈‘四平八稳’,现在是‘特别残酷’。

参考资料

1.那英的甜蜜与心酸,揭天后20年情歌中的2个男主角,凤凰网

2.音乐风云榜评委会议,那英&quot摘&quot花儿&quot砍&quot刀郎,中国新闻网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