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泡泡男孩”:在隔离罩生活12年,在死亡前第一次接触了妈妈

2025-02-24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2001年,一部名为《泡泡男孩》的电影上映,讲述了一个因为疾病,从小无法和其他人接触,从而穿上泡泡服,顽强在外界生活的故事,受到了不少观众的好评,然而这一部电影,却同样有着原型,他便是1971年9月21日出生的美国休斯敦男孩:大卫·菲利普·维特尔。

相比于其他的孩子,大卫从小就能意识到自己的不同寻常,因为他的童年,是在一间塑料泡当中度过的。

当大卫出生的时候,全副武装的医生,立刻将其送到了无菌病房,从而开始了他受到束缚的一生。

这是因为,大卫被检查出患有一种极其罕见的疾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这种疾病,能够导致人身体上用来抵御病毒细菌的淋巴系统失效,这也就意味着,平日任何一个不起眼的外界接触,上面的微生物就能够带走大卫的生命。

而这种病要归结于大卫的父母,经过医生的检查,他们身上都携带有隐性的致病基因,生下的男孩,会有50%的患病可能,这种疾病最终带走了大卫只有7个月大的哥哥,然而大卫母亲却再次怀孕,拥有天主教信仰(不允许堕胎)的她最终决定生下这个孩子,遗憾的是,大卫同样被确诊。

当时的医疗水平,几乎没有任何能够治疗SCID的办法,医生提到了理论上的一个治疗方案,或许能够像对白血病患者的处理方式一样,使用大卫姐姐凯瑟琳的造血干细胞帮助弟弟重新恢复免疫系统的功能,遗憾的是,两人的配型并不成功。

从此大卫只能在塑料薄膜房内度过他的一生,好在大卫的家庭条件尚可,父母能够满足他高昂的开销需求,大卫所直接接触的物品,必须先放置在充满环氧乙烷气体的60度高温下4个小时,以便杀死细菌和可能有害的微生物,紧接着这些东西才能通过气闸送到大卫的房间里面。

随着媒体的广泛关注,大卫的生活被透露在了公众面前,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泡泡男孩的绰号也由此而来。

而好心人也尽可能的让这个从小生活在房间里的男孩生活,变得更加有趣,人们设计了固定在橱窗上的塑料手套,从而让大卫能够和父母隔着这一层东西进行嬉闹和拥抱。

而等到大卫六岁的时候,NASA也参与了这一起慈善活动,他们为大卫设计了一套十分独特的宇航服,确保在隔离外界的环境下,大卫能够出来玩耍。

然而这套衣服十分复杂,还要通过一根塑胶管道,拖着笨重的空气净化器,再加上衣服本身行动的不方便,每次穿着和脱下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大卫在穿着七八次之后,更愿意自由的呆在无菌房间内。

一直到1983年,医学界传来了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有科学家发明了抑制排异性更加有效的药物,这也就意味着大卫在配型并不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移植姐姐的干细胞重返健康。

最终大卫一家人,决定进行这项手术。这也是SCID病人在历史上进行的第一例骨髓移植。

手术十分顺利,在进行后不久医生很快观察到大卫的体内,来自于凯瑟琳的干细胞正在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免疫细胞,只要再花费半年的时间,大卫就能够有一套和正常人一样的免疫系统。

然而悲剧也在这时发生,原来医生在体检的时候,却并没有发现,姐姐凯瑟琳体内潜伏着一种休眠的埃博斯坦病毒,等进入大卫的体内之后,它开始张牙舞爪,大肆破坏,最终在大卫免疫系统建成的前不久,夺走了这个12岁孩子的生命。

对此大卫的父母悲痛不已,而在弥留之际,大卫才第一次接触到生他养他的妈妈,场景催人泪下。

然而大卫的故事,却也是值得人们所纪念的,在此之后,骨髓移植手术开始广泛的出现在治疗SCID病患的方案当中,为这些将要一辈子为微生物担惊受怕的患者,提供了治愈的可能,大卫的故事,也值得人们的怀念。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