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14天被扔,老汉扛4万个煤气罐供成博士后,亲生父母砸钱认女
2015年,《中国梦想秀》的舞台上,一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情突然发生。
女孩肖晶晶原本是作为助演嘉宾上台的,节目组却突然宣布,她的亲生父母也在现场,希望能够与她相认,一家团聚。
台下的观众感动得热泪盈眶,主持人周立波更是现场劝说:“你知道‘难言之隐’这个成语吗?你的父母当初肯定有不得已的苦衷,你就不能原谅他们,叫一声爸爸妈妈吗?”
但所有人没想到,肖晶晶只是淡淡地看着那对中年夫妻,脸上甚至带着一丝冷笑。
她握起话筒,语气淡然:“如果我不是博士,他们还会来认我吗?””
全场一片安静,没人能回答她的提问。
22年前的冬天,肖晶晶刚出生14天,就被遗弃在医院门口的雪地里。
那是个寒冷的深夜,她被裹在一层单薄的布料中,冻得脸色发青,嗓子哭哑了,也没等到父母的回头。她的亲生父母没有犹豫,扔下她后就匆匆离开,仿佛她从未存在过。
幸运的是,这一天,肖晶晶遇到了两位路过的热心人,他们是一对平凡的夫妇。
夫妻俩当时是去医院拿药的,听到微弱的哭声,才发现了被丢弃的婴儿。看着这个可怜的小生命,他们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抱回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抚养她。
他们将这个孩子取名"肖晶晶",尽管生活拮据,但他们还是将她视如己出,用微薄的收入和无尽的爱意,将她从襁褓中的婴孩抚育成亭亭玉立的少女。如此,就是二十多年。
肖晶晶的养父母都是普通人,家里没有什么钱,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养母体弱多病,药不离身,整个家庭的重担全落在了养父单薄的肩头。
为了供晶晶读书,养父什么苦活累活都愿意干,其中包括送煤气。
他每天扛着四五十斤重的煤气罐爬楼送货,长年累月,肩膀和背上总是红肿的勒痕。有时遇到高层楼房,没有电梯,他只能咬牙一点点往上背。
有人劝他别这么拼,说他一个送煤气的,供女儿读个普通学校就行了,何必把自己累成这样?养父却说:“孩子爱学习,我能供多久就供多久。”
就是这样,一天接一天,一年接一年,他扛了整整4万个煤气罐,把肖晶晶供上了大学。
养母离世后,家里也只有他们父女二人相依为命。肖晶晶懂事得很,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不想辜负养父的付出。她拼了命地读书,最后不仅考上了重点大学,还拿到了公费留学的资格,成为博士后。
养父得知女儿即将出国深造,特摆下一桌酒席,邀亲戚朋友同庆。他拍着胸脯,满脸骄傲地说:“这是我闺女,博士!”
然而,他无论如何也未曾料到,肖晶晶一经登上电视,便被逼迫着去认亲。
早在肖晶晶上大学时,她的亲生父母就曾来找过她。
起初,前来找她的并非亲生父母,而是她的姐姐。姐姐告诉她,家里人很想念她,希望她能回家看看。
肖晶晶起初并不知晓,自己的亲生父母就在同一个镇上,甚至与她仅相距数公里之近。她问姐姐:“他们以前为什么不找我?”
姐姐吞吞吐吐的,也没有能够说出个所以然来。
肖晶晶拒绝了见面邀请,她觉得,既然二十多年都不曾想起她,现在也没有必要相见。
然而,这对父母并未放弃,得知她要参加《中国梦想秀》,便让姐姐以助演嘉宾的名义骗她上台,实则是想借助节目组的力量,强行认亲。
他们想要的,并不是补偿,而是一种名义上的“团圆”。
在他们看来,站在舞台上的肖晶晶会感动得潸然泪下,从而和他们相识。可他们万万没想到,她当场就戳破了这场闹剧。
“出生才14天就能狠心抛弃我,如今知道我是博士了,就想让我认亲?”
这场认亲闹剧被传到了网上,许多人指责肖晶晶冷血无情,说她不该拒绝亲生父母,还说她这样做是“忘恩负义”。
可更多的人站在了她这一边,他们说,这不是肖晶晶忘恩,而是她根本就不欠他们什么。
她的亲生父母在她最需要家的时候,把她抛弃;在她最无助的时候,从没给过她一分钱的帮助。
如果她没有拼命读书,如果她没能成为博士,今天的认亲还会发生吗?最让人愤怒的是,这对父母竟然还想用钱“买”她回来。
当初,他们家因为拆迁,分到了一笔巨款。他们取出50万,对肖晶晶说道:“只要你肯回来,这笔钱就归你。””
他们甚至还打起了养父的主意:“你不是很孝顺吗?这50万,你可以用来报答养父。”也正是这句话,彻底将肖晶晶激怒。
她的养父靠送煤气辛辛苦苦把她拉扯大,从来没有要求她回报什么。他可以为了她的前途,吃尽苦头,却从没想过要卖掉女儿的“亲情”。
如今,亲生父母一句话,就想让她用50万换一个“认祖归宗”。肖晶晶当场回绝:“我这辈子,只认我养父。”
后来,肖晶晶在上海找到工作,把养父接了过去,俩人继续相依为命的生活下去。她对养父说:“您供了我这么多年,该轮到我养您了。”
她的亲生父母,被她彻底拒之门外。有人问她:“你难道真的不念丝毫旧情?””她笑了笑,反问:“我哪来的旧情?”
她只认一个理——她不是被养大的,而是被捡来的。既然被人捡来,那她就只认捡她的那个人做父亲。
肖晶晶的故事,引发了人们对亲情本质的深刻思考:亲情究竟源于血缘的纽带,还是源于日复一日的陪伴与付出?
她的亲生父母在寒冬中将她遗弃,用冷漠切断了血缘的牵绊;而她的养父却用坚实的臂膀,在风雪中为她撑起一片晴空,用温暖与责任重新定义了亲情。
二十多年后,血缘关系并没有让抛弃她的人愧疚,反而成了他们想要夺回她的借口。他们用金钱试图换取一个“团圆”的名义,却忽略了,真正的亲情,不是金钱和名分,而是日复一日的陪伴和付出。
肖晶晶的选择,既是对自我人生的坚定把握,更是对养父养育之恩的无声致敬。她不认血亲,只认真正养育自己的人。
这世上,生而不养的父母太多,而含辛茹苦养大的恩情,才是真正值得铭记的亲情。
信息来源:孝感老汉送16年煤气培养出博士养女 潜江新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