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哈》元老的片酬及常驻嘉宾的薪酬分配

2025-02-17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根据近期关于《五哈4》的片酬商榷及多方报道,常驻嘉宾的薪酬分配成为热议焦点。以下结合节目背景、成员表现及行业规律,综合解读各嘉宾片酬的合理性及争议点,并引用多平台信息进行解读。

一、片酬结构:层级分明,元老占据主导

1.,邓超(2300万元)

作为《五哈》系列的发起人和四季元老,邓超的片酬位居榜首。他在节目中承担核心角色,不仅是笑点制造机,还多次在录制中卖命表现(如首期老挝录制的斜坡挑战和舞蹈秀),综艺感和控场能力被公认为节目相当大看点。高片酬与其资历、贡献直接挂钩,被评价为实至名归。

2.,陈赫(2000万元)

同为四季元老的陈赫,依靠慵懒式幽默成为团队万金油。尽管首期表现被调侃能坐不站,但其独特的综艺人设(如与邓超的互动)仍是节目标签。2000万片酬被认为符合其不可替代的喜剧价值。

3.,鹿晗(1500万元)

作为团队流量担当,鹿晗的片酬引发相当大争议。其人气和商业价值远超其他成员,但片酬仅排第三。报道指出,鹿晗在首期节目中偶像包袱未完全放开,综艺表现稍显保守,可能是薪酬较低的原因。不过,节目大量采用其歌曲作为背景音乐和主题曲,版权费或使其总收入反超邓超、陈赫。

4.,王勉、老舅、范志毅(数百万级)

脱口秀冠军王勉以500万片酬垫底,其受欺负人设和戏份较少导致薪酬偏低。老舅和范志毅作为跨界嘉宾,片酬与王勉相近,与其行业影响力匹配。

二、争议点:流量与薪酬的错位

鹿晗的薪酬问题成为商榷核心。尽管其粉丝基数庞大,但综艺表现与薪酬模式存在矛盾:

综艺贡献度:鹿晗在节目中更多展现颜值担当和流量引流作用,而邓超、陈赫直接主导节目效果。综艺片酬更侧重内容产出能力而非单纯人气。

收入补偿机制:鹿晗通过音乐版权额外获利,可能形成低片酬,高衍生收入的模式,平衡了整体收益。

三、行业对比:综艺片酬的定价逻辑

1.,资历与不可替代性:邓超、陈赫作为节目灵魂人物,薪酬符合头部综艺常驻嘉宾的市场价(如《跑男》巅峰期片酬)。

2.,流量变现的局限性:鹿晗案例显示,综艺更看重适配性而非单纯流量,偶像艺人需突破人设才能提升议价权。

3.,跨界嘉宾的性价比:范志毅等非职业艺人的薪酬体现节目组对新鲜感与成本控制的平衡。

四、总结:片酬背后的综合价值

《五哈4》的薪酬分配反映了综艺市场的现实逻辑:

元老主导:邓超、陈赫的高薪酬源于其对节目风格的定型作用。

流量为辅:鹿晗的案例证明,流量需转化为节目效果才能匹配高片酬,版权收入则开辟了新的盈利路径。

新人潜力:王勉等新晋成员需通过长期表现积累议价资本。

若结合节目海外录制的高成本,现阶段片酬结构仍属合理。未来,随着观众对内容质量要求提升,嘉宾的性价比考核或更趋严格。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