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颂芝侍寝时差点死在龙床上:因她发现秘密,事关皇上大计
01
作为众多清宫剧中的佼佼者,12年过去了,《甄嬛传》的热度依旧不减,剧中不论是上层的帝王嫔妃,还是下层的太监宫女,可以说,每一个角色都演绎得十分出色。
尤其是风华绝代、嚣张霸气的华妃,一颦一笑都让人过目不忘,甚至于就连她身边的贴身宫女,颂芝,都是个“狠角色”。
不过,颂芝的命运,却在无意间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之后,发生了改变,在侍寝那晚差点就死在了床上。
一切只因为她发现了一个关于皇帝的秘密。
02
剧中,我们知道华妃不仅长得漂亮、位份极高,她娘家的势力也很强大。
哥哥是骁勇善战的大将军,年羹尧。
年羹尧军人出身,性格直率,谈不上什么温润君子,但却能把唯一的柔情和关爱,都给到了这位相依为命的亲妹妹身上。
由此可见,华妃就是年羹尧身上的弱点和“七寸之处”。
俗话说“打蛇打七寸。”
皇上器重年羹尧,却又无比忌惮,便把他唯一的亲妹妹纳入宫中,美名奇曰是皇帝的看重,其实只不过是捏住了年羹尧的“七寸”而已,防止对方膨胀的野心。
而华妃却并不知情,面对皇帝无限度的“宠爱”,不仅没觉得不妥,反而仗着皇帝这份宠爱和哥哥的强大支持,越发恃宠而骄,嚣张跋扈。
就连身边的太监宫女们,一个个也都把头仿佛抬到了天上,看不清脚下一般,不仅看不起那些同等地位的太监宫女们,就连一些不受宠的小主们,也一样不放在眼里。
这其中,又以华妃身边的陪嫁丫鬟、贴身宫女颂芝为首。
仗着自己是华妃身边的第一人,仗着自己小主得宠、位分高,颂芝几乎从不把旁人放在眼里。
如果说华妃是只嚣张跋扈的“大野猫”,那么颂芝则是这只野猫脚下的“利爪”。
华妃负责嘴上的厉害,而颂芝则负责指哪打哪,可以说是为之鞠躬尽瘁,毫无怨言。
03
不过,期间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颂芝的命运,不仅入了皇上的眼,还成功侍了寝。
一次,皇上去看望华妃,在洗手时,却突然发现这水里的香味不对。
本就疑心重的皇帝,当时便开始各种假设了:
“难道是华妃已经发现殿中的欢宜香,如果真如此的话,那就就不得了…”
“或是华妃身边有谁逃离了朕的掌控?”
想到这些,皇帝便开始装作若无其事地问道:“这香怎么与平日里的不一样?”
还没等华妃有所回答,身旁的颂芝立马插话,表示“自己擅长调香,娘娘不喜之前的味道,奴婢便自个儿做主,改用了木兰皮。”
皇帝一听,状似无意地瞥了颂芝一眼,便开始笑着赞美颂芝的心灵手巧。
而皇帝和颂芝的互动,也被华妃看在了眼里。
不明所以的她,只是以为颂芝心悦皇帝,想以此来邀宠。
正如华妃所想,不久之后的颂芝便被皇帝招幸,成功侍寝不说,还成为了众多小主中的一员。
04
只是,颂芝侍寝皇上那晚,差点就死在龙床上,一切都只因她发现一个秘密,事关皇上的大计!
原本,皇帝虽然器重华妃的哥哥,年羹尧,但同时也十分忌惮对方。
在纳华妃入宫时,就清楚地知道,除了能给她身份地位和宠爱之外,最不能给的就是孩子。
如果一旦让华妃生下孩子,那么兵权在握、野心勃勃的年羹尧,便会更加肆无忌惮。
为了防止外戚专政,在一开始,皇帝给在华妃宫里点了欢宜香,而颂芝既然懂香,那么皇帝的这些伎俩背后的目的,也必然瞒不住她。
因此,得知这背后秘密的颂芝,才故意冒险暴露自己懂调香的技能,以及为自己前途搏一搏的勇气。
幸运的是,她显然是搏对了,要知道,皇帝什么时候被别人左右过?
但颂芝在得知这个秘密后,不仅没有被处死,相比较华妃而言,最后也落得了一个较为圆满的结局。
至于皇帝为何不杀她,道理也很简单:
虽然当时在侍寝那晚,皇帝动了处死她的心思,但那也只是一瞬间,颂芝对于她来说,无足轻重,他有权利让她高高在上,也有权利将她贬入谷底。
所以,杀不杀她,并不重要,况且颂芝本就心仪皇上,仅这一点,就够了。
05
虽然颂芝只是后宫内一个毫不起眼的女子,但从她的身上,我们不难看出以下几点:
第一,从女性角度来看
,颂芝作为古代皇权时代下的弱女子,想要生存,乃至更好地生存下去,就需要不断地努力。
而她也做到了,用自己的智慧和胆量,最终取得了皇帝的信任,这体现了古代一些女性身处底层、乃至逆境中,不放弃自我,不断努力的精神。
第二,从皇权角度来看,
对于古代帝王来说,类似于颂芝这类人的一些小伎俩和小手段,在他们看来,都不过如此,他们一句话,就能让这些人的命运发生改变。
第三,从后宫角度来看,
颂芝作为婢女,却仍要努力向上跑,却也说明了,在后宫当中的勾心斗角,对于这些女子来说,有宠爱和没有宠爱,生活的反差是巨大的,所以,即便她们身为宫女,也想成为那妃嫔中的一员,享受一下美好的生活,以及使唤人的日子。
但不论是华妃,还是颂芝,都只是这后宫之中的一位弱女子罢了,对于她们来说,又何尝不渴望自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