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场不多,清醒又睿智的他,却是江德福和安杰误解最深的人!
安家父母不在了,安泰作为安家的大哥,其实挺不容易的。为了守住安家,安泰必须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对形势的变化敏锐观察。
在安杰没有嫁给江德福之前,安泰脸上没个笑模样,除了上班时间不敢出门,整天战战兢兢。
自从接到江德福打到家里的电话,安泰仿佛看到了安家崛起的希望,虽然江德福的一些生活习惯让他看不惯,但他表面工作做的一流。
在江德福的面前,安泰不像是大舅哥,反而像个小舅子,总是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子,这让安杰很看不惯。
当时安泰携妻女上岛,拜托江德福给女儿安怡安排当兵的事,来的时候安杰都不愿意去码头迎接。
事情办妥一家人坐船离开后,江德福立马向安杰抱怨:对安泰的印象不怎么好。主要原因在于安泰对欧阳一家的态度。
不提欧阳懿也行,居然连自己的亲妹妹安欣都不过问一句,这引起了江德福和安杰极大的不满。
其实,安杰和江德福都误会了安泰,对他的了解比较片面。
那么安泰这次前来,离安欣那么近,为什么没有去看望一下呢?难道他就那么自私吗?
看看他上岛后,女儿安怡的反应就知道其中的缘由了。
安泰家一儿一女,儿子安晨很早就被江德福安排到部队当兵了,女儿安怡也到了可以当兵的年龄,安泰特意带着妻女上岛看望安杰和江德福,希望能把女儿也安排出去。
当初安杰到松山岛随军时,还没有安怡,那么安怡的年龄比江家老二卫东小,比龙凤胎大,再按照那会的当兵年龄,推算安怡应该是十六七岁了。
安怡晚上和爸爸妈妈感慨,小姑家的院子大房间多,她妈妈也在旁边附和说:“一进来看得眼花缭乱,分不清东南西北了。”
一旁的安泰笑着说妻子:“你没见过大房子大院子吗?”妻子没吱声,安怡却说:“我没见过大房子。”
这说明安泰一家的大别墅要么被收走,要么自己上交了,安泰一向审时度势,估计是看到形势不对,自己主动上交才保得一家平安。
他们一家从大别墅搬到筒子楼已有十几年的时间,也许在安怡出生没多久就搬走了,所以安怡对大房子一点印象都没有。
到了小姑家,是她第一次见到大房子,非常羡慕。而且德华第一眼看到安泰夫妇,就和安杰说:“你哥嫂怎么老那么多?”
若是生活条件好,人定然不会老的快,他们一家住在筒子楼谨小慎微地生活,想必在青岛的生活条件很是艰苦。
即便生活艰苦,安泰一家上岛还是带了很多地高档点心、零食,大包小包拎了很多。
急得亚宁都要流口水了,在屋里和姐姐亚菲感慨:“那么多东西,他们是怎么带过来的?”
安泰很清楚岛上物资匮乏,有钱也买不到好东西,他这次来是找江德福办事,礼数一定要周到。在江德福面前他依旧毕恭毕敬,甚至可以说是点头哈腰了。
可是江德福和安杰不清楚安泰家发生的变故,更不了解他们一家的处境有多艰难。如果不是安泰的谨言慎行,很难在那个时代安然度日。
安泰心里肯定是挂念安欣的,每次妻子说安欣嫁的不如安杰,安泰都会维护安欣。
他那么睿智,知道安杰和江德福会接济安欣一家,他帮不上忙,能自保就足矣。
如果他去看望安欣,很可能给自己和江德福带来麻烦,江德福是安家的靠山,不能有事,而他自己更是经不起事。既然不能去看望,那索性就把思念埋藏在心底。
这样对两个妹妹和他自己都有好处。那个时期,和右pai沾上关系是很受影响的。
安泰清楚江德福的为人,在欧阳懿出事后一家人发配到江德福的辖区,安泰特意让安杰瞒着江德福,就是怕影响了江德福。
江德福知道后,果然给欧阳懿一家带去了诸多便利,但也影响到了江德福。在一次领导和江德福谈话中,领导表明江德福和右pai走得近不能往上升。
安杰怪安泰没个兄长的样子,可她不懂安泰的处境,安泰顾虑的是整个安家,不能像安杰那样随心所欲。
从安杰的婚事上,安欣和安杰就误解安泰,认为安泰和妻子太过势利,但事实证明安泰的选择是对的,他的深谋远虑和谨小慎微保全了安家。
即便被妹妹们误解,安泰也不辩解,睿智又清醒的他很清楚只有那样做,才是上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