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姐3》差评如潮,谢娜又被骂惨:但最拉胯的,还不是她
当《浪姐 3》官宣即将开播时,观众们满怀期待。毕竟前两季的成功,让大家对这一季寄予了厚望。节目组也似乎察觉到了观众的期待,在卡司配置上可谓费尽心思。“奥运冠军” 徐梦桃、“甜心教主” 王心凌、“古早顶流” Twins 组合、“迪斯科女王” 张蔷、少女时代前成员郑秀妍,以及舞蹈界的 “南朱北唐” 朱洁静和唐诗逸等众多明星的加盟,让节目还未开播就话题不断,成功破了次元壁,赚足了时代的眼泪。
然而,节目一经播出,满屏的热搜却并非都是赞美之声,“无聊” 二字频繁出现在热搜词条中。很多观众在观看节目后,都大失所望。原本期待看到姐姐们在舞台上乘风破浪、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实力,可实际看到的却是一场让人提不起兴趣的表演。舞台表演毫无亮点,缺乏记忆点,赛制和剪辑也充满争议,观众们甚至觉得全程只见节目组兴风作浪,不见姐姐们的拼搏风采。不少观众表示,即使开二倍速观看,也觉得索然无味,甚至有人直接将其当成了入眠的背景音乐。
舞台表演:实力与表现的落差
在《浪姐 3》的舞台上,姐姐们的表现参差不齐,许多表演让人难以满意。赵樱子选择了 KTV 必点曲目《后来》,在前采时她信心满满,扬言要在舞台上一鸣惊人,她想象着观众会发出惊叹的声音。然而,实际表演却让观众大失所望。她在舞台上伸手、凝眸、泪滑落,自我陶醉的模样,本想营造出深情的氛围,可唱功却严重拖了后腿。大白嗓、走音、气息不稳等问题一一暴露,她的自我感动式表演,不仅没有打动观众,反而让观众产生了生理性的尴尬。
展开全文黄奕和黄小蕾则带来了自嗨式的表演。黄奕的 rap 如同数来宝,跳舞像是在做刘畊宏的健身操,在舞台最后还霸气飞踢,虽然看似自信满满,但却给人一种油腻的感觉。侧身脱衣的动作,更是让她的表演槽点满满。黄小蕾的表演则充满了喜剧效果,虎气、豪气、草莽气十足,可却只见气势,不见气质,既不酷也不飒。
毛俊杰同样表现不佳。她留着公主切,穿着一袭红斗篷,幻想自己活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为了展现自己的特色,她又是弹古琴,又是耍武术,各种 “道具” 齐上阵,可肢体却十分僵硬,动作笨重,用力过猛,完全没有展现出侠女的风范,网友们纷纷吐槽她明显是来当炮灰的。
除了这些实力欠缺的姐姐,一些有实力的姐姐在节目中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郭采洁为了摆脱 “顾里” 的影子,选择了小众实验风格的表演。她的表演充满了怪诞和诡秘的氛围,虽然有一定的氛围感和反差感,但念白式的呓语却让很多观众不知所云,她的自我表达并没有得到观众的认可。
郑秀妍作为 “南韩女帝” 组合的成员,原本在业务能力方面备受期待。论唱、论跳,她都有着较高的水平,节目播出前大众对她的关注度和期待值都很高。然而,在初舞台上,她仅仅演唱了一首《失落沙洲》,表演既不惊艳,也没有展现出应有的专业度,连粉丝都表示大失所望。当宁静问她为什么不跳舞时,她的回答 “我没时间准备”,更是让观众觉得十分敷衍。一个月的时间,对于一个专业的女团成员来说,攒不出 90 秒的舞蹈,实在难以让人信服。
将近四个小时的节目,没有出现神仙打架、高手过招的精彩场面。表演差的姐姐烂得让人看不下去,表现好的姐姐寥寥无几,而处于中间地带的姐姐则求稳打安全牌,在舒适圈里摆烂,表演肉眼可见地 “水”,完全没有体现出 “破浪” 的精神。
谢娜主持:能力与表现的争议
谢娜的加盟本应给节目增添不少看点,可她在节目中的表现却让很多网友大失所望。节目一开始,她在与宁静的对话中就表现得十分尴尬。当她问宁静为什么回归浪姐时,宁静回答 “难道不值得吗?”,谢娜完全接不住话茬,只能生硬地回了一句 “好的”,场面一度陷入尴尬。
在郑秀妍表演后,谢娜由于一句英语也说不出来,只好硬 cue 宁静帮忙翻译,这一行为也遭到了网友的吐槽。上台主持时,谢娜的表现同样不尽如人意。或许是受到快本改版和中介事件的影响,她试图转变以往 “哈哈哈” 的风格,想要展现出稳重的一面,可主持功底的薄弱却暴露无遗。她放慢语速后,断句不准、重音不对、口条不顺等问题更加明显,主持时始终死盯着手卡,像是小学生在报幕,完全没有展现出专业主持人的风采。偶尔抖出的几个包袱,也显得低级又没水平。与黄晓明相比,她的端水能力不足;与吴昕相比,她缺乏真诚;与沈梦辰相比,她的热场能力也逊色不少;甚至连节目中的阿雅,都比她更会控场。很多网友纷纷表示,开始四处跪求没有谢娜的纯净版节目。
节目制作:专业与严谨的缺失
《浪姐 3》在节目制作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暴露出了专业度和严谨度的严重缺失。就拿字幕来说,Twins 明明是 2001 年出道,可后期却错误地写成了 1995 年,这一低级错误让观众对节目组的专业能力产生了质疑。字幕的混乱,蒙太奇的胡乱剪辑,都让观众感到十分不满。节目组似乎只注重流量和热度,一心只想赚钱,而忽略了节目本身的质量。
在镜头分配方面,节目组也存在严重的失衡问题。作为群像综艺,有能力的姐姐镜头少得可怜,而没能力的姐姐却被怼脸使劲拍,强捧的意图一目了然。赛制安排更是离谱,根据表演投票选队长,每人一票,演完即投。这一赛制导致首个上场的吴莫愁获得了至少一半的票数,而后面上场的唐诗逸,尽管她的表演一骑绝尘,堪称全场最佳,却只得到了 0 票,因为大家都已经投完了。这种赛制让专业度完全让位给了不合理的规则,公平性荡然无存。
表演结束后,也没有专业的评级和讨论环节,只有夸夸团商业性的互吹互捧。宁静和那英也只是简单地说几句 “真好”“太棒了”,场面看似一团和气,实则充满了平庸。这种缺乏专业评判的氛围,导致节目良莠不齐,姐姐们集体划水。
节目导向:偏离初心的争议
《浪姐 3》的节目导向也引发了观众的广泛争议。节目组为了制造话题和热度,不惜采用拱火、搞事、营销等手段,完全偏离了节目的初心。开局请出宁静和那英这两位自带热点的 “大姐大”,两人一见面就火药味十足,“宁静那英打起来” 的词条成功霸榜热搜。节目组还不断抛出问题,引导两人进行言语交锋,进一步加剧了矛盾。
于文文的出场更是将节目推向了一个大型修罗场。她在节目中的言行举止十分大胆,一句 “你怎么瘦得像骷髅一样?” 让张天爱陷入尴尬,“我不是女人,所以我不做指甲” 更是让赵梦哑口无言。在宿舍里,她与那英、宁静的对话也充满了火药味,让场面一度十分尴尬。凭借这种拽姐人设,于文文反向出圈,舆论两极分化,而节目组则在背后暗自窃喜,达到了引战和炒噱头的目的。
然而,这种节目导向真的好吗?一场真人秀,不见 “真”,不见 “秀”,只有宫斗、宅斗、台斗,只有雌竞。曾经以 “三十而励,三十而立,三十而骊” 为口号,开了 “她综艺” 先河的节目,如今却在吃完女性议题的红利后,开始让 30 + 女性庸俗化、虚伪化。女性的力量被弱化,节目挂羊头卖狗肉,强化了公众对女人喜欢勾心斗角、虚与委蛇的刻板印象,女性搞事业的形象也消失不见。那个曾为 30 + 女性正名的节目,如今却悖离了初心,一心只想完成 K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