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相声奇才到“阶下囚”,当红时抛下冯巩移居海外后,刘伟怎样了

2025-02-07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俗话说得好:一失足成千古恨!

如果时间能回到1988年,如日中天的相声奇才刘伟,想必一定不会抛下搭档冯巩,去往澳大利亚。

就是这一决策,让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巨大的偏移。

为何他甘愿放弃国内的一切移居国外?

而他又为何从相声奇才,变成“阶下囚”?

如今的刘伟又过着怎样的人生?他对过往人生又有怎样的态度?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走近刘伟,感受他经历过的百味人生。

冯巩作为文艺界的大腕,到哪里都有人捧着,可以说是艺术界的顶级人物,如今出来露个面都是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但和冯巩搭档的刘伟,年轻时其才华却能盖过冯巩,就连他们的师父马季都偏爱于刘伟,可见其潜力不一般。

正是如此,才不免让人唏嘘二人如今天差地别的地位。

和冯巩相比,刘伟没有显赫的背景。

他出生于天津,父母都是工人,家境普通。

但他从小就展现出出色的艺术天分。

他常参加学校举办的歌舞联欢会,唱歌跳舞样样精通,尤其擅长语言类节目,表演的小品常能逗得观众哈哈大笑。

因此,他被选拔进入区文艺队进行重点培养,小学时便登上了央视舞台。

展开全文

中学时,他和冯巩成为同学,两人相遇如同天雷勾地火,默契十足。

他们搭档合作的相声《尊师爱生》,赢得一致好评,也让两人形成了独特的搭档风格。

台上两人相互衬托,相互激发,总能展现出恰到好处的表演,给观众带来笑料十足的相声作品。

从此,刘伟立志以相声为理想,一头扎进相声创作和表演中,拿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

中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纺织厂里当工人,他却没有放弃梦想,业余时间他几乎全情投入到喜剧创作中。

当时论名气,冯巩先于他在天津火起来,并拜入马季门下。

借着冯巩的牵线搭桥,刘伟也结识了恩师马季。

回忆起第一次见马季,刘伟紧张得不停冒汗,而马季看到刘伟第一眼,便很是欣赏。

在恩师马季的帮助下,刘伟摆脱了工人身份,成为中国广播艺术说唱团的一员。

在恩师的调教下,刘伟和冯巩创作出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经典相声作品,人气越来越高。

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中,马季总对刘伟倾入更多照顾,众多徒弟看在眼里,都认为刘伟会成为比肩姜昆的存在。

但谁承想,这样一位才华横溢、星途坦荡的徒弟,却在巅峰时退下,转而成为“阶下囚”。

一个人光有才华,而缺少远见,注定是走不长远的。

刘伟遍在见识上栽了大跟头。

有恩师马季的加持,刘伟和冯巩的相声创作和表演进入了“如火纯青”的地步。

只要有他俩的舞台,场子准能“热乎”起来,刘伟奔放热情的表演风格,俏皮又饱含讽刺意味的语言,一下子就能抓住观众的胃口。

1986年,两人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合作相声《虎年谈虎》,当晚就成为了全国的热门话题,两人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

在那个文艺复兴的1980年代,充满各种可能性,刘伟多次受邀出国进行表演,同样让国外观众捧腹大笑,掌声久久不断。

这让刘伟心动不已,海外舞台充满了吸引力和无限可能,出去闯一闯,说不定能财富、名誉双丰收。

但刘伟想得太天真。

恩师马季和搭档冯巩不赞成,极力劝说他不要出国。

毕竟相声属于中国艺术,它的根在中国,脱离了华语圈就像植物离开了大地的滋养,无法开花结果。

刘伟却执意出国,于1988年移居澳大利亚,想在此干一番大事业。

等待他的,不是场场爆满的舞台,而是生活和事业的双重压力。

因为语言不通,他无法深入澳洲的生活。

而无法扎根于澳洲的本土生活,也就无法创作出触人心底的优秀作品。因此相声事业举步维艰,舞台时常冷清,没有鲜花和掌声,观众更是寥寥无几。

这种巨大的落差,让刘伟很无奈,没办法他只好当起了主持人,并接一些其他活勉强度日。

经过多番努力,相声在海外没有足够的观众,刘伟不得不低头承认:自己的选择可能真的错了。

最终,在澳洲艰难维持了8个月,刘伟结束了自己的这趟闯荡旅程,灰头土脸的回到了国内。

而接着等待他的,比他想象的更为残酷。

回国之后,此一时彼一时,国内相声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刘伟退下光耀的舞台容易,而再回来已经没有他的位置。

冯巩找到了新搭档牛群,继续在国内各大舞台大放异彩。

而刘伟则变成了多余的哪一个,甚至提起他一年前的风光,都似乎带着“老掉牙”的味道。

这让刘伟自信心再次受挫,恩师马季看爱徒处境尴尬,心疼不已,主动提出和他搭档,为刘伟做捧哏,重返相声舞台。

从这也能看出,马季有多么偏爱刘伟。

有了恩师的再次扶持,刘伟振作精神,努力追赶同辈们的脚步。

就在他再次拾起信心,准备东山再起之时,恩师马季突然离世。

明明前一天还在一起工作,吃饭喝酒谈论相声,怎么人突然就没了?

刘伟怎么也不愿相信这一事实,他的心情再次跌入谷底,久久无法走出来。

失去了精神支柱的刘伟,忘记了梦想,试图用酒精麻醉自己,闭门不出,也不再登台表演。

直到有一天,他喝醉酒开车,撞上了一辆公交车,被交警抓进看守所,拘留了15日。

原本以为,酒驾事件能就这样悄悄过去,却没想被媒体放大。

一时之间,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他的酒驾事件,他的口碑急转直下,昔日的相声明星成为了过街老鼠一般,人人喊打。

刘伟的人生,在此时可谓雪上加霜。

但这还没完,关于他过往曾出国定居等旧事,也被网友扒出来。

崇洋媚外的家伙、卖国贼、德不配位的老油条、不配当明星等等,冷言冷语和讽刺挖苦,排山倒海而来。

刘伟无法狡辩,他只能抱着头躲在看守所里,懵了一般的接受这一切。

借酒精逃避的现实,依旧没能摆脱掉,不幸又掉进更深的黑洞之中。

外界压力逼迫刘伟必须正视过往的一切。

他开始对往昔进行梳理,对外界批判进行反思,这让年轻气盛的刘伟开始平静下来,逐渐转向沉稳。

曾经的风光无限是真的。

曾经崇洋媚外,觉得国外什么都好是真的。

曾经海外落魄潦倒,无人问津是真的。

曾经回国努力奋起,重新寻找希望是真的。

曾经再次经历绝望,失去精神支柱,人生摆烂都是真的。

一失足成千古恨,刘伟用血泪教训,明白了人生一旦决策失误,便很难再追赶回来。

但刘伟,从来不是圣人。

所以,他无需对所有人说抱歉,只需要对得住自己。

而对得住自己的第一步,便是接受自己的处境。

刘伟曾经到达过顶峰,此生再无机会登顶,这又有什么大不了的?

接受失败和平凡,而又努力追求成功变得不平凡,才是人生的方向。

逐渐,刘伟慢慢淡出大众视野,低调为人,认真工作。

此后在相声舞台,在影视剧,在综艺节目中,偶尔能看到他的身影。

80、90、00后逐渐不记得曾经红极一时的刘伟,取而代之地是一个面熟的老演员。

刘伟也已经放平了心态,在综艺节目中,他平静而带批判地剖析自己,谈论年轻时没有远见的错误决定,讲述成为“阶下囚”的经历,像是在谈论一个老朋友一样,带着批判和回味。

2017年,他参演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扮演奸商杜伯仲,贡献出了精湛的演技,让观众恨得牙痒痒。

2025年,他出演名剧《隐秘而伟大》中顾耀东父亲一角,纯正的上海腔调,熟练的皮鞋制作手艺,将一个社会底层小人物演绎得很有说服力。

而在相声界,他仍然发光发热,为观众带来令人捧腹的相声作品,为后辈青年相声演员们指点迷津。

从相声奇才到“阶下囚”,承受不住掌声的刘伟飘了,缺乏见识摔了跟头。

而酒驾后的刘伟,承受住了唾骂声,重新调整,继续努力前行。

人生就是一场戏,每个人都是导演,都要走属于自己的路。

刘伟,看透了这一人生道理,他从海外失败中走出来,从失去恩师和酒驾中走出来。

当有人再向他提起“相声奇才”、“阶下囚”时,他不会再回避,那都是他,但也仅仅只是“曾经”的他。

如今, 65岁的刘伟,经历过人生百般滋味,正用一种内敛而平静的表演方式,通过相声、影视剧,向观众传达他感悟出的人生哲理。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