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刘莉莉:30岁嫁圈外丈夫,夫妻恩爱33年,女儿是我的骄傲
1958 年,刘莉莉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文艺家庭,父母都是文工团的演员。在这样的家庭氛围熏陶下,刘莉莉的童年与艺术紧密相连。小时候,她常常在文工团里玩耍,看着演员们在舞台上排练,那优美的舞姿、动人的表演,让她心中充满了向往和憧憬,小小的她也跃跃欲试,渴望有一天能站在那个舞台上,绽放自己的光彩。
随着父母工作越来越忙,经常不在家,刘莉莉被交给外婆照顾。或许是因为与外婆不太熟悉,原本性格开朗的她,突然变得沉默寡言。每当看到陌生人,她都会下意识地低下头,匆匆走开。然而,即便性格发生了变化,她对艺术的热爱却从未消减。闲暇之时,她总会偷偷跑到文工团,静静地站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看着演员们排练。看着那些女孩们翩翩起舞,她渐渐对舞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遗憾的是,小时候父母由于工作繁忙,对她的关心相对较少,从未与她交流过兴趣爱好方面的事情。父母只是努力保证家里的经济条件,让她衣食无忧,却忽略了她内心深处对艺术的渴望。因此,刘莉莉一直没有机会学习舞蹈。
高中毕业之后,刘莉莉听从家里的安排,来到部队成为了一名文艺兵。这对于她来说,是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尽管她已经错过了学习舞蹈的最佳年龄,但为了能在舞蹈上有所成就,她付出了比别人多一倍的努力。刘莉莉性格内向,在训练中,前辈帮她拉筋时,即使疼痛难忍,她也默默忍受,从不吭声。凭借着这份坚韧不拔的毅力,她逐渐跟上了大家的训练进度。在工作中,她很少说话,但一登上舞台,她就像变了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中,尽情地释放自己的热情和才华。通过不懈的努力,她成为了文工团中最出色的演员之一。
展开全文命运转折,重新起航
就在刘莉莉在舞蹈领域取得一些小成就,满心期待着在舞台上大展宏图时,命运却跟她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在一次排练中,她全神贯注地投入表演,丝毫没有注意到地面的不平整,意外扭伤了左腿。尽管及时进行了医治,身体基本恢复,但医生严肃地告诉她,为了避免旧伤复发,以后最好不要再跳舞了,否则左腿可能会落下残疾。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刘莉莉陷入了极度的痛苦和迷茫之中。离开热爱的舞台,对她来说是难以接受的打击。她不知道自己今后的路该如何走下去,年仅二十岁的她,陷入了对未来的深深担忧。性格内向的她,总是把心事藏在心底,遇到这样的大事后,她常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整天不吃不喝。
父母看到刘莉莉的状态,十分担心,但又无可奈何,只能四处想办法,为她寻找新的出路。然而,那些工厂或办公室的工作,刘莉莉都提不起兴趣,她的心中始终放不下舞台。直到有一天,刘莉莉的父母回到家,她突然从房间里冲出来,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父母十分惊讶,忙问她怎么了。刘莉莉兴奋地说:“国家恢复高考了,我要上大学,我要学表演。” 父母听到她的话,也非常高兴,只要她能从消沉中走出来,无论她做什么决定,父母都会支持。
于是,刘莉莉用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复习中。在报考解放军艺术学院面试时,她原本想通过跳舞展示自己的才艺,但想到医生的叮嘱,她只能选择朗诵诗歌。她秀丽的样貌和优美的声线赢得了老师们的认可,但也有老师认为她性格过于内向,与老师对话时都会紧张,担心她无法在舞台上表演。刘莉莉听到老师的质疑后,鼓起勇气讲述了自己在文工团的经历。老师们听后,觉得这个女孩很有意思,平时说话紧张,在舞台上却能自信地跳舞,他们对她在摄像机前演戏的表现充满了好奇,最终决定让刘莉莉通过面试。
在大学期间,刘莉莉一心扑在学习和训练上,没有参加任何课外活动。当其他同学都蠢蠢欲动,想要出去拍戏时,她不为所动,安心在学校学习。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南京话剧团。每次演出,她都以最佳状态投入,凭借细腻的心思,她能够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将每个角色都演绎得生动立体,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初涉荧屏,崭露头角
1989 年,刘莉莉的出色表现得到了空政话剧团的认可,组织决定将她调回北京。这一年,31 岁的刘莉莉迎来了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 她拍摄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部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这是她第一次以演员的身份出现在电视荧幕上,与广大观众见面。
在这部农村题材的电视剧中,刘莉莉饰演的角色是巧姑。巧姑是一个精于算计、说话不留情面的女人,经常在邻里之间传闲话、搬弄是非,与性格内向的刘莉莉几乎没有相似之处。但导演独具慧眼,看到了刘莉莉身上的潜质,坚信她能够准确地演绎这个角色。
当刘莉莉得知自己要出演的是一个反面人物时,她起初有些犹豫。毕竟这是她第一次出演电视剧,她担心塑造反面角色会给观众留下不好的印象。但很快,她就调整了心态,她深知作为一名演员,自己和角色是不同的,无论什么样的角色,都应该全力以赴去演绎。
事实证明,她的决定是正确的。在业界同行眼中,刘莉莉是一个温柔内向的女孩,谁也没想到她能将巧姑这个反面角色塑造得如此活灵活现,让观众对这个角色恨得牙痒痒。这个角色充分展现了刘莉莉的可塑性,也让业界同行对她刮目相看。后来,她又参演了同一系列的两部电视剧,进一步巩固了她在观众心中的反面形象。走在街上,她甚至会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但刘莉莉并不觉得困扰,反而认为这是观众对她演技的认可,说明她成功地塑造了这个角色。
此后,导演们纷纷看到了刘莉莉的表演潜力,各种类型的角色接踵而至。拍了几部戏之后,刘莉莉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改善。拿到片酬的第一时间,她就把钱转给了父母,想要告诉他们,自己在演员这条道路上取得了成功。父母看到她的作品,为她的成就感到欣慰,但他们更关心的是女儿的感情生活。在老一辈人的观念里,刘莉莉已经 30 多岁了还没有结婚,这让他们十分着急。
邂逅爱情,组建家庭
刘莉莉的父母发动身边所有的亲戚朋友,希望他们能为女儿介绍合适的男青年。虽然这是相亲的形式,但刘莉莉并不排斥,她理解父母的苦心,也觉得自己到了该结婚的年龄。既然自己没有遇到合适的人,或许相亲能让她找到那个携手一生的伴侣。
谁也没有想到,刘莉莉相亲的第一个对象就成功了。对方是生活在北京的一个研究机构的员工,是典型的工科男,但他也懂得一些小浪漫。第一次见面时,他带着一束花送给刘莉莉。两人交谈后,发现彼此性格十分合适,而且男方也曾在部队待过一段时间,他们有很多共同话题。男方表示,他看过刘莉莉演的电视剧,对她的演技十分欣赏,现实中的刘莉莉与电视上的形象截然不同,这让他更加喜欢刘莉莉。于是,两人很快走到了一起,在父母的催促下,迅速举办了婚礼。
然而,婚后不久,丈夫的单位将他借调去美国搞研究,新婚的两人不得不分居两地。之后,刘莉莉在国内继续拍戏,事业逐渐红火起来。就在这时,她做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 —— 向领导递交了辞职报告。原因是她不愿意与丈夫长期分居两地,既然丈夫的工作无法转回国内,她便决定辞职去美国陪伴丈夫。
到了美国后不久,刘莉莉怀孕并生下了一个女儿。女儿出生后,她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家庭上。面对记者关于放弃事业是否后悔的提问,她坚定地回答:“演戏是我一生的事业,我只是暂时放下,目前我的主要任务是照顾好女儿,谈不上后悔,因为我总有一天会回归大银幕。”
正如她所说,随着女儿渐渐长大,她重新回到了国内。1997 年,刘莉莉再次开启了忙碌的拍戏生活。此时的她虽然青春不再,但岁月赋予了她一份温柔与沉静。越来越多的母亲角色找到她,她在荧幕上从女孩变成了母亲。她并不为年龄感到焦虑,她认为什么年龄就应该演什么样的角色。
事业家庭,温暖相伴
在银幕上,刘莉莉塑造了许多温柔的母亲形象,深受观众喜爱。但在生活中,她总觉得对女儿有所亏欠。尽管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她从未缺席,一直耐心陪伴,但回到演艺圈后,她陪伴女儿的时间越来越少,她总觉得自己对女儿的关心不够。因此,每拍完一部剧,她都会留出大量时间陪伴女儿。
女儿非常理解刘莉莉对演艺事业的热爱,从不抱怨母亲陪伴自己的时间少。她知道母亲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已经做得很好了,只是母亲太爱自己,才会觉得做得不够。女儿经常安慰刘莉莉:“你做母亲已经做得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