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满江红》,才知道张大一伙共8人
观看了电影《满江红》的观众都明白,张大一行人为了获取岳飞的遗言,勇敢付出生命,最终在孙均的助力下达成了他们的愿望。
然而,当我第二次重温《满江红》时才意识到,张大这个团队总共有八个人,其中一位不知名的第七人和孙均。
首先,谈到那位不知名的第七人,这个角色似乎在电影中并没有出现,主要负责传递信息和指令的任务。
当张大与刘喜会谈时,刘喜提到“何立远比我们预想的狡诈”,那么他是如何得知与歌女相关的事呢?
在张大与瑶琴的对话中,瑶琴提到“刘喜不能白死。何立武义淳不除,秦桧难进”,暗示了他们的下一步行动。而被关押的瑶琴又是如何知道刘喜的死讯,并向张大传达新指令的呢?
可以推测,这些信息都是由第七人传递的,他反应迅速,思维缜密,身份成谜。
再来看孙均。孙均并不是张大最终的策反者,而是从始至终掌握了张大一伙的完整计划,细节可见一斑。
1. 假如孙均第一次带张大见丞相时,是王彪带人上楼,那么局势将会是怎样的?
孙均拒绝王彪的提议,乍看之下是年轻人不愿屈服,但实际上他是为了控制整个场面。
2. 丁旺指认王彪时,如果孙均没有杀死王彪,会有什么后果?
孙均意识到秦桧的多疑,他必须以“公报私仇”为名义合理处理掉王彪,这样计划才能顺利执行。
3. 丁旺想让马逃跑时,孙均究竟是射中了肩膀还是喉咙,只有他自己知道。
4. 之前孙均一直和张大在一起,但当张大去厨房时,孙均却停止同行,这背后有什么原因?
这是为了给张大与刘喜之间的交流留下时间。
5. 在何立的房间里,孙均藏信时被武义淳看见,以孙均的速度怎么会被发现呢?
他利用信件做诱饵,故意引导武义淳露出破绽,并挑拨他与秦桧的关系,为随后处理武义淳做准备。
6. 提出“歌女能陪金人一定懂金文”的也是孙均,因此才有了“瑶琴吞信”的情节。
7. 假装瑶琴上吊时,何立决定要开膛解信,孙均为何要先拨开姑娘脸上的头发呢?
一方面是为了保全死者的完整,另一方面是何立明白瑶琴并未真正亡故。
8. 推选谁进屋劝说瑶琴时,大家踌躇不前,最终是孙均给了张大一巴掌“你有的选吗?”才促成了张大与瑶琴的相见。
9. 张大与瑶琴被捕,秦桧想让何立动刑,孙均站出来,是真心想要“戴罪立功”吗?
实际上,孙均是希望尽可能减少张大和瑶琴的痛苦,实际上是在向何立表演。
10. 当何立要求瑶琴背信时,拒绝让孙均进入,孙均乖乖躲在院门口,这导致他赶回来时何立已经凉透了。
张大一伙计划的顺利实施,孙均的作用不可忽视,任何环节出问题,结局都有可能会有很大差异。
对此,你有何看法呢?
影视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