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玲最新表态:总感到孤独,曾在车里号啕大哭,没想过回归综艺
2025蛇年新篇
在华语电影的璀璨星空中,贾玲宛如一颗独特的星辰,散发着别样的光芒。她凭借自导自演的《你好,李焕英》与《热辣滚烫》,分别以 54.13 亿、34.17 亿的票房佳绩,在竞争激烈的中国电影票房榜上稳稳占据第 3 位和第 14 位。这一斐然成绩,不仅彰显了她在电影领域的卓越才华,更见证了她一路走来的拼搏与坚持。
自从《热辣滚烫》上映后的这一年,贾玲在电影宣传期过后,便鲜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之中。她仅在师傅冯巩的寿宴上送上祝福,在白凯南的演出时上台献花,以及参与了鲁豫有约的深度采访。不难推测,其余时间她大概率都全身心投入到新电影《转念花开》的紧张筹备与拍摄之中,甚至今年春晚的彩排现场也未见她的身影。
而在与鲁豫那长达半小时的精彩对谈里,贾玲敞开心扉,畅谈了诸多肺腑之言,每一句都饱含着她对电影创作、人生感悟以及自我成长的深刻认知。
一、《热辣滚烫》:汗水与梦想交织的旅程
“拍《热辣滚烫》那一年,时间按秒计算,健身的过程每天都在读秒,每天都对时间有一个很清晰的概念,所以 2023 年很漫长。” 谈及这部电影的创作历程,贾玲的话语中满是感慨。为了完美诠释角色,她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减重 100 斤的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汗水与坚持。每一次在健身房中挥汗如雨,每一秒与疲惫和饥饿的抗争,都凝聚着她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按秒计算” 这四个字,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无尽的艰辛与坚韧,让人不禁对她肃然起敬。
这部电影不仅让贾玲在商业上收获了巨大成功,也因她的减重引发了外界的广泛争议。然而,人们往往只看到了表面的变化,却忽略了背后那漫长而艰苦的过程。贾玲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世人展示了什么叫做为了梦想全力以赴,什么叫做对艺术的敬畏之心。
二、创作的初心:源于观众的力量
“《你好,李焕英》上映后我所有梦想都结束了、没有追求了,那个时刻是观众救了我。” 贾玲在访谈中,深情地讲述了创作《热辣滚烫》的初衷。当《你好,李焕英》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观众中掀起情感的波澜时,赵英俊的离世却让她深刻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宝贵。那一刻,她陷入了迷茫,觉得自己的梦想似乎已经画上了句号。
然而,观众的反馈却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她前行的道路。她看到这部电影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让那些原本不打算回家的人踏上了归乡之路,让许多家庭避免了争吵,重归温馨。这种来自观众的直接回馈,让贾玲深刻意识到自己作为一名创作者的价值与责任。于是,她决定再次出发,用《热辣滚烫》传递 “活着就是胜利” 的信念,告诉每一个人,活着的我们都是大自然精心挑选的幸运儿。
三、电影的内涵:学会爱自己,打破命运的轮回
“我本人是乐天派,我有发现善良的眼睛和心。” 对于《热辣滚烫》中杜乐莹的角色设定,贾玲有着自己独特的解读。杜乐莹在十年前遭遇了不幸,从此便在家中蜷缩了十年。十年后,相同的遭遇再次降临,这一次她甚至选择了跳楼。贾玲通过这个角色,想要传达给观众一个深刻的道理:如果我们不学会爱自己,不懂得发现自身的价值,那么我们的生命可能会陷入无尽的轮回之中。
想象一下,当杜乐莹躺在医院里,那些曾经伤害她的人却若无其事地拎着水果前来探望,说着一些无关痛痒的话,然后转身离开。留下杜乐莹独自一人,面对这残酷的世界。这绝不是一个善良的人所应拥有的人生。贾玲希望通过电影,让那些与杜乐莹有着相似经历的人能够从中得到启示,勇敢地打破命运的枷锁,学会爱自己,珍惜生命。
四、对身材的态度: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我不认为在不影响身体健康的情况下,胖一点、瘦一点有什么问题。” 在对谈中,贾玲再次强调《热辣滚烫》并非一部减肥电影。她回忆起自己为了拍摄这部电影增肥时,观众给予的是关心而非恶语相向。许多弹幕都在提醒她注意身体健康,担心她过度肥胖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看到这些弹幕的那一刻,贾玲知道,她所塑造的杜乐莹在身材上已经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在这个以瘦为美的时代,贾玲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不为外界的眼光所左右,实属难得。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大家,身材并不能定义一个人的价值,重要的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
五、创作的动力:源于对观众的共情
“我创作的动力来源于观众,我的世界只有情。” 贾玲坦言,自己的创作灵感皆源自观众的情感与经历。她如同一个情感的收集者,将观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那些碎片化的情感能量汇聚起来,倾注到电影角色之中。在《热辣滚烫》中,杜乐莹这个角色便是观众情感的集中体现。
2025蛇年新篇
随着电影的上映,贾玲也意识到自己需要不断成长与成熟。她不再满足于以往的创作模式,而是勇敢地面对挑战,努力突破自我。这不仅是对观众的负责,更是对自己艺术追求的执着坚守。
六、找到人生方向:为观众创造更多美好
“当看到观众那么多需要的时候,我的人生好像找到了方向。” 在《你好,李焕英》取得巨大成功后,贾玲也曾陷入迷茫,不知道未来的路该如何走。然而,当她看到观众对优秀作品的渴望,对情感共鸣的追求时,她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她开始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作品,让观众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无论是传递温暖与感动,还是引发人们对生活的思考,贾玲都希望自己的电影能够成为观众生活中的一束光,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
七、创作中的孤独:寻找真正的自我
“我孤独,跟别人说很多话,别人听不懂。” 在创作《你好,李焕英》的过程中,贾玲深刻体会到了孤独的滋味。她试图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却发现很难得到理解。她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因为知识储备不足,导致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意图。
于是,在《你好,李焕英》到《热辣滚烫》的三年时间里,她如饥似渴地学习专业知识,观看大量电影,阅读好莱坞编剧手册。然而,她逐渐意识到,这些并不是她真正想要的东西。在一次训练结束后,她眼神空洞地坐在那里,心中的孤独感愈发强烈。她深知,自己需要寻找一种更加真实、更加贴近内心的表达方式。
八、共情的力量:传递温暖与希望
“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可以共情观众,我就是可以看见他们。” 贾玲的电影之所以能够打动无数观众,正是因为她能够深刻地共情观众的情感。在拍摄电影的过程中,她很少落泪,但在得知要晚杀青的那天,她却在车里嚎啕大哭。那一刻,所有的压力与疲惫都化作了泪水,倾泻而出。
后来,贾玲通过大冰得知了一位医生的故事。这位医生总是为病人垫付医药费,自己身患癌症,却依然坚守岗位,甚至在手术台上一边吐血一边为病人做手术。他在与大冰连线的最后一句话,是希望自己的病人身体健康。这个故事深深触动了贾玲的内心,她表示未来一定会拍摄一部关于这位医生的电影,即便不是完全还原他的故事,也一定会将他的精神传递给观众。
九、终极梦想:打造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情景喜剧
“我终极的梦想是做一部情景喜剧,因为情景喜剧在我心里地位特别特别高,它代表着那个时代。” 对于情景喜剧,贾玲有着独特的情怀与见解。她希望能够打造一部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情景喜剧,涵盖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如何健康活着、如何进行有效的体检;女性乳腺防护的相关知识;老年人如何有质量地生活,不给亲人和社会添麻烦;以及为那些想要用几万块钱做小买卖的人提供实用的建议,告诉他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项目,大概能获得多少收益等等。
贾玲已经为这些 “单元” 确定了明确的创作方向,并且心中也有了拟邀的演员名单。这些演员都与她一样,拥有较高的名气和国民度。她希望通过这部情景喜剧,为观众带来欢乐的同时,也能传递实用的生活知识,让观众在欢笑中收获成长。
十、关注自我:从心出发,重新出发
“《热辣滚烫》照顾了每一个人的感受,唯独没照顾贾玲的感受。” 在访谈的最后,贾玲透露新作品《转念花开》一直在考虑是否重拍,甚至考虑拍摄一个没有自己出演的版本。她意识到,在以往的创作中,自己过于关注他人的感受,而忽略了自己的内心需求。
从现在开始,她决定更多地关注自己的感受,好好活着。至于未来是否还会涉足综艺领域,贾玲表示 “没想过”。这或许意味着她将更加专注于电影创作,用更多优秀的作品回馈观众的喜爱与支持。
贾玲的每一句话,都像是一颗种子,播撒在观众的心中,生根发芽,传递着温暖、力量与希望 。
2025蛇年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