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大宋宫词》:台词太过白话可以忍,但能不能不要犯低级错误?
有《大明宫词》站台背书,李少红的这部《大宋宫词》本来是很有一些期待值的,以为又是一部宫廷经典,但一经播出,却全然不是那么回事。
该剧开播的第一天就开放了评分,但截至第二天晚上,评分已经从6.1分跌到了4.7分,有超过60%的人给了1星和2星的评分,这剧真的差到了这个地步了吗?
带着些许疑惑,我也开启了追剧模式。
据说《大宋宫词》投资了6个多亿,看这服化道确实精致,演员也选得不错。刘涛在该剧开拍的那会儿,片酬估计应该也不便宜!
可惜投资这么多,内功却没做好,花里胡哨的。先不说剪辑和台词语速的问题,台词里的低级错误多次,颇有些对不起这么多的投资啊!
父皇自幼喜欢三弟以及皇孙哭出来的不祥之兆
话说《大宋宫词》里的皇帝身上有伤,一直治不好,他生怕自己要是突然挂了,皇位继承出现问题,于是想着要尽快立储。剧中的皇帝有三个儿子,一个弟弟和一个侄儿都是可能被立为皇位继承人的,但这种事怎么可能让给外人呢?
皇帝已经内定了第三个儿子为太子,于是下了个圣旨,说谁先诞下皇孙,就封谁做储君!
这让另外两个儿子很不满意,因为大家都知道老三的媳妇都快生了啊,这样玩,不是欺负人吗!
不过还是老大比较看得开,他长叹一声,说:父皇自幼喜欢三弟,你又不是不知?
老二也很郁闷,父皇小时候的事情,咱怎么会知道呢?
不提这两位神奇的皇子,单说老三也确实争气,果然率先生下了儿子,兴高采烈地带孩子去给他皇爷爷看看。
皇帝当然是很高兴的,这毕竟是皇家的第三代,至少皇位传承已经有谱了。可是,老怀大慰的皇帝抱着自己的孙子,越抱越是郁闷!
因为孩子老是哭闹,老皇帝逗了一会也不见效果。这种情况我们当然是知道怎么回事的,要么是孩子认生,要么是饿了或者尿了之类的,反正小孩子哭闹是很正常且普遍的事情。
但老皇帝却不这么认为,他抱着怀着哭闹的孙子,对边上的宦官说:这皇孙见朕哭成这样,莫非有什么不祥之兆啊?
太监也很郁闷:您当着人家孩子父母这么问,我该怎么回答?
“宰相”读错字
皇孙的“不祥之兆”果然被老皇帝说中,他过早地介入夺嫡争斗,还没长大就夭折了,但他老爸终归还是当上了皇帝,就是真宗赵恒。
因为宰相李沆年老,真宗在跟李沆就宰相人选问题进行了探讨。真宗比较中意王钦若,但李沆却极力推荐皇帝不喜欢的寇准。
李沆觉得寇准忠心耿耿,是个难得的诤臣,而王钦若却是个喜欢政治投机的佞臣。
李沆说:朝中若无寇准这样敢于直言的大臣,皆是王钦若之类虚与委蛇、明哲保身之徒,终有一日,他会为大宋带来祸害呀!
话说,宰相李沆的这番话确实是老成谋国之言,看人还是很准的。但他却把虚与委蛇(yi)念成了虚与委蛇(she),这实在是不应该啊!
虽然说,宰相李沆的戏份一闪而过,但这个台词就没人给审一审吗?是没人听还是没听出来呢?
结语
作为一部巨额投资的大体量古装剧,台词古风不足太过白话也就罢了,结果不但台词逻辑不过关,甚至还出现了读错字的情况,这实在是不应该啊!
似虚与委蛇(yi)这样的成语,初中生应该就知道了,毕竟是语文常识里必考的题目。
这种简单的小事情都做不好,细节这样粗糙,也难怪评分持续下跌,被人群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