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社区工厂让“她力量”在指尖绽放

2025-03-01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快到三八节了,这段时间我的手工作品主要是编织各种花朵,这件是花束摆件、这是手捧花,编织这些花朵不仅能让我自己心情愉悦,还有一定的收入。”家住白水县人和小区的张莉说。一束刚刚由她编织好的粉色黄蕊百合、红艳明丽玫瑰、淡紫色小兰花与黄黑条纹组成的手捧花束就放在桌边,栩栩如生,煞是好看。“我腿脚不方便,厂子允许我带回家做工,都是计件的,做得多工资就多。”

张莉口中的厂子指的是白水县社区工厂。2月27日一大早,该厂70多台缝纫机作业平台上只有不到20名女工在作业,与一般企业有很大的不同。

白水县社区工厂业务主管李乔说:“我们这个企业作息比较灵活,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选择工作时间,有的将孩子送去学校后来上班,有的是照顾好家中的老人再来,还有的将原材料带回家,等做好了再送来。公司计件支付工资,多劳多得。”

白水县社区工厂的前身是一家以窗帘加工为主的公司,与白水县一家制衣公司一墙之隔,2025年制衣公司落户白水,用工量大,一时之间没有熟练缝纫工,白水县委县政府对招工情况非常重视。社区工厂凭借自己的优势,积极承揽岗前培训,共计为制衣公司培训缝纫工2000余名,首期进厂1200余人。

“制衣工作时间固定,管理严格,经我们培训的员工有些因为要兼顾家庭与小孩,只能选择放弃,面对这一情况,我将公司的作息时间进行调整,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作息,解决了她们的后顾之忧。”马会芳说。

今年39岁的朱丹萍上有老下有小,丈夫在外打工,自己既要照顾年迈的婆婆,还要接送正在上学的一对儿女,参加了培训却不能进厂工作,很是苦恼。

“马姐了解到我的情况后,就让我自由选择用工时间,特别灵活,很人性化,我能到厂上班就给我安排缝纫的工作,不能来了就安排手工活带回家做,我现在在这都干了快四年了。特别喜欢现在的工作。”朱丹萍一边做着手工布艺老虎,一边介绍。

白水县社区工厂现有员工51人,其中45名是女性,身有残疾者占到百分之三十。

“咱这社区工厂离李家卓万人小区很近,这里是县上扶贫安置点,有些家庭主妇身有残疾但有很强的自力更生意愿,有些就到企业来咨询看有没有能干的活,考虑到这情况,我就在原来制作窗帘的基础上,开发了帆布袋、布老虎、手工花、手工编织笼、抱枕、刺绣等业务,对这些有意向的员工进行岗前培训,根据她们的身体情况适合进厂就进厂,不适合进厂的就自带材料回家做,目前看来,效果还比较好!”马会芳说道。

正月期间,由白水县社区工厂组建的“缝纫小妹”劳务品牌相继参加了渭南市“首届劳务品牌展示交流活动”、渭南市2025年春风行动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她们制作的产品一经亮相就备受关注。琳琅满目的手工作品展台前围观的群众络绎不绝。“缝纫小妹”劳务品牌一炮而红,被渭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为渭南市市级劳务品牌。一位60多岁的王彩霞大婶看了“缝纫小妹”们的作品后说:“我不要工资,让我跟着你学一下这编织,这个花和花篮都太好看了。”

上午十点多钟,白水县社区工厂的车间里员工多了起来,女工们有的制作窗帘,有的制作布包,工厂显出繁忙的迹象。走在车间里,马会芳说:“我们现在的手工作品主要是根据市场和节气随时调整,三八节主要是花卉,端午节就是香包,平时做一些布艺、抱枕、吊坠等,我们是仓颉故里,现在正在试着开发仓颉文化系列方面的产品,比如仓颉鸟迹书刺绣桌旗、仓颉手植柏帆布包等,随后我们还将开发一些富有白水特色的文创产品,将白水的考古文化与现代工艺结合,让传统文化在指尖绽放出璀璨的花。带动更多的姐妹们就业。”

文/图 通讯员董张曼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