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逖避难淮泗的时间,北伐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热心网友的回答:
晋永嘉五年(西元311年)农曆6月,洛阳陷落,北方人民纷纷逃亡到南方避难,祖逖也被迫带着亲族宗党几百家南下淮泗(今江苏徐淮地区)。一路上大家风餐露宿,历尽艰辛,祖逖主动把车马让给老弱和病人,又把粮食、衣物和药品分给别人。他和大家同甘共苦。
他还常常想办法,解疑释难。大家既感激他,又敬佩他,一致推举他担任流人队伍的「行主」。
晋建兴元年(西元313年)农曆4月,晋愍帝即位,以司马睿为左丞相,让他率兵二十万直攻洛阳。农曆6月复遣使催促。当时,司马睿致力于开拓江南地区,根本顾不上北伐。
而祖逖虽出身北方大族,并可以在司马睿偏安一隅的小朝廷里本可以安享尊荣,步步高昇的。但是,他不愿苟且偷安,不贪恋安定舒适的生活。在南北门阀士族热衷于新政权的权力再分配的时候,在他们热衷于求田问舍,进行新的兼併的时候,祖逖义正辞严地提出收复半壁河山,拯救中原同胞于水火的强烈要求。
祖逖向他进言:「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籓王争权,自相诛灭,遂蠢旅使戎狄乘隙,毒流裤闭中原。
今遗黎既被残酷,人有奋击之志。大王诚能发威命将,使若逖等为之统主,则郡国豪杰必因风向赴,沈弱之士欣于来苏,庶几国耻可雪,愿大王图之」。
祖逖的要求,代表了人民的愿望,但无异于给司马睿出了乙个难题。司马睿自移镇建邺,一心在拼凑江南小朝廷,他和拥戴他的门阀士族都无意北伐。从司马睿来说,虽然国土沦丧,他仍不失为偏安之主;如果北伐成功,这皇帝的宝座还不知究竟属谁呢?
但面对祖逖大义凛然的请求,他又不愿落下阻止北伐的恶名,于是,便消极对待此事。为了敷衍天下人耳目,司马睿乃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前锋都督出师北伐,只拨给他一千人的粮饷,三千匹布,不给铠甲兵器,而不给一兵一卒,让他自募士众,自制刀枪。
司马睿的冷漠态度并没有动摇祖逖北伐中原的决心,他率领跟随自己南下的流人队伍百余家,毅然从京口渡江北上。船到中流,祖逖眼望面前滚滚东去的带纯凳江水,感慨万千。想到山河破碎和百姓涂炭的情景,想到困难的处境和壮志难伸的愤懑,豪气干云,热血涌动,于是敲着船楫朗声发誓:
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意思是若不能平定中原,收复失地,决不重回江东!祖逖「辞色壮烈」,部属为之慨叹。
祖逖渡过长江后,暂驻淮阴,起炉冶铁,铸造兵器,同时又招募到二千多士兵。
北伐战争是指1926年到1927年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由广东国民 发动的反对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领导北伐战争与孙中山有关么?30 还真没有关係 孙中山先生去世于1925年3月12日。北伐战争开始于1926年7月9日。也就是孙中山去世后一年多,北伐战争才开始,所以孙中山是真的没有领导过北伐战争的。没有...
应该是刘裕北伐,灭了南燕,逼退后秦,佔领了长安。可惜最后全军撤出,回国争权去了。409年率军灭掉广固 今山东省益都县 的南燕政权,又回师击败卢循。元兴九年 412年 又西攻盘据四川的谯纵,收服巴蜀。元兴十二年 415年 后秦姚兴病逝,姚泓继位,兄弟相残,关中大乱。元兴十六年 417年 攻克长安,灭后...
时间的哲学定义 时间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运动的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人们从具体事物中分解和抽象出来的认识物件,是绝对抽象事物和相对抽象事物 元本体和元实体组成的对立统一体,是存在于世界大集体之中的,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普通个体成员。时间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具体事物具有的一般规定。人的眼睛可...